隆冬时节,告别了秋种的热闹,在镇江新区大路镇农业产业园北片区的田边,1300多亩高标准农田布局整齐,1000多米的水泥路穿行在田间,8000多米的硬化沟渠分列两侧,1个大型灌溉泵站,52个涵闸、18个分水闸错落安置,全力保障着田间作物的旱涝需求。田间翻起的泥土里泛着淡淡的黑色,彰显着土地的肥沃,密密麻麻的麦苗“顶”出了土“被子”,丝毫不畏寒风的在田间快乐地生长。
作为园区耕地的流转大户,圌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这片区域有着900多亩的耕地。“2015年公司就在这里种粮食了,但由于没有进行高标准建设,夏季一场大雨,将稻田旁砂质的河堤冲垮了,小河里原先的灌溉水成了‘涝灾’,造成了不小损失。” 公司技术人员杨金禄介绍,2016年这块区域启动了高标准农田建设,通过道路、水渠硬化,修建涵闸,实现了“旱能灌、涝能排、渠相通、路相连”的良好生产条件。
2016年,圌山农业科技有限公司承包的土地里,水稻打了450公斤/亩,经过一季休耕,种植绿肥之后,今年的水稻产量增长了10%,达到500公斤/亩。“我们种的是优质食味米南粳5055和南粳9108系列,是好吃但产量不太高的品种,有这样的产量很满意了。” 杨金禄说,今年900多亩地全部种上了小麦,只要明年天气帮忙,亩产350-400公斤没有问题。“农田建设好了,种粮企业和大户心里开心,种粮积极性就更高了,明年一定接着种。”
这样的改变,来自党中央、国务院对农村土地资源保护和利用的高度重视。截至2016年底,经省统计部门认定,镇江市已建成高标准农田119.8万亩,高标准农田占比达51.1%。今年年初,镇江市又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的实施意见》,根据要求,2020年全市将建成集中连片、旱涝保收的高标准农田150万亩以上,实现占永久基本农田80%以上。
这样的数据背后,不但绘就了真实可见的“硬货”,更生成了丝丝“暖线”,将百姓和政府的心拉得更近。
在丹徒区江心洲,全镇1万多亩农田已完成8000亩的高标准农田建设,剩下的2000亩将于2018年完成。整镇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将配合全镇旅游的发展,实现乡村振兴。
在村民陶红兰的家门口,平整的水泥路面连上了她家的大门,菜地就在门外3米处,出门抬脚就到,十分方便。“以前,家门口的菜地都是土路,一下雨十分不方便。去年,镇里建设高标准农田,把这块菜地的排水沟、水泥路都修好了,我把自家院子的水泥路连了出去,这样上菜地种菜、摘菜都轻松了。”陶红兰说,现在路修好了,菜贩子都上门来收菜,坐在家里就能卖菜,真是好。
今年69岁村民耿昌芳在江心洲住了一辈子,她常要经过陶红兰家门口的土路,去集镇买东西。“走这条土路,往常上街要10分钟,一到下雨天全是烂泥,穿雨鞋要走至少20分钟。现在修了水泥路,骑个电动三轮车,3分钟就能到镇里,方便得很。”陶红兰说,村里的人都夸这个工程真是好,让老百姓享福了。
丹徒区江心洲农业开发办公室主任梁锦安表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解决了江心洲多年未能解决的民生大事。“例如这块洼地菜地,经过高标准农田治理,渠道硬化后排水畅通,不但不会淹,还能方便菜农浇菜。加上道路的建设,让菜贩子直接来到地头,老百姓不用自己过江卖菜,节省了成本和时间,提高了蔬菜的销售效率,增加了收益。”梁锦安说,高标准农田的建设,不但受到村民的拥戴,更提升了整体环境,对江心洲的乡村旅游发展提供助力,能够吸引更多游客。
镇江市农委相关负责人表示,高标准农田的建设,有效改善了项目区的交通、排灌等农田基础设施条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农业生产效益,对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促进土地流转、提高农机应用水平、增加农民收入起到了良好的促进作用。
下一步,镇江市将加强组织领导,成立镇江市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联席会议制度,各相关部门根据职能进行责任分工,按照“规划标准统一、资金渠道不变、相互协调配合、信息互通共享、积极推进整合、共同完成目标”的原则,加强协调配合,加强项目衔接,形成打造高标准农田的强大合力,有效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周迎 朱春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