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赵文菁
“我是一匹来自北方的狼,却在南方被冻成了狗。”这个在网上流传颇广的段子,是不少北方人长期以来对南方冬天的印象。每到冬季,呼吁“南方集中供暖”的话题都会成为热点。丹阳少数小区在前几年也实施了“集中供暖”,现在使用情况如何呢?记者进行了一番走访。
一、供暖人家都说暖
记者在城市绿洲了解到,这里使用集中供暖的已有一千多户,使用的大多反映比较暖和。住户束女士表示,使用集中供暖之后,现在家里24小时都特别暖和。因为是按照面积收费,也有住户反映费用还是比较高的,“现在是按(一个采暖季)每平米20块钱算的,这个对于小户型比较划算,我们家两百多平方米,花费就高了些。”住户潘女士说。
继月初的“冰冻模式”天气开启后,最低温度就一直在零度上下徘徊,许多市民家中的空调室外机“轰轰”的声音就没有停过,呆在空调房里的皮肤越来越干燥。家住开发区的莫女士感叹,“我家两个空调,晚上怕冷所以要开一整晚,一个月五六百块钱电费。晚上开空调,早上起来特别干,这不刚在网上买了加湿器……”为享受更舒适的取暖方式,很多家庭开始装暖气片和地暖,但地暖的初装费和月消费较高,“我家采暖面积130多平方米,用的是天然气,现在每个月花费两千元左右,不过还是要看怎么用了,要是开恒温可能少点。”市民顾女士说。
记者算了一下,从被采访的几户人家情况来看,一个采暖季三个半月时间,以100平米一家三口的房子为例,集中供暖费用为2000元、空调1800左右、地暖5000左右。其中,地暖初次投入最高。
二、集中供暖效果好,奈何装得少?
总体看来,集中供暖价格适中、体感舒适,它最大的优势在于更符合中医“温足而顶凉”的养生理论。那为何使用的小区屈指可数呢?
“当初我家也想装的,但我家经济条件不算太好,装的时候要交两千多块钱,所以没装”。住户郦女士说。据了解,这2800元为管线建设代收费。和郦女士一样,部分住户也是因为这个费用没有使用集中供暖。
而后记者来到供应城市绿洲蒸汽的兴联热电有限公司,办公室主任姜红艳告诉记者,凤翔花园城、新家园小区原先也考虑过集中供暖,但最终因施工、经营等原因没有了下文,目前计划供暖的小区有汇金天地、天悦名城。效果好、费用适中,为什么推广的小区并不多呢?主要还是考虑投入产出比,因为集中供暖一次性投资大,见效慢,所以很多小区比较谨慎。姜红艳介绍,目前丹阳的集中供暖小区还很少,在这方面的宣传也很难做,只有依靠市民互相传达真实的体验感受才能起到宣传效果。为了更直观地体验集中供暖的舒适度,姜红艳带记者来到了公司会议室,刚进去,就能感受到暖和程度比开了一上午空调的办公室好得多。“这个只是厂里的简易装置,才开了一个小时,开的时间再长一点,室内就会像春天一样,就算不穿鞋也不会冷。”姜红艳说。
当前,在已有集中供暖的小区里,有些住户没有安装,除了费用原因,主要还有顾虑这两个方面:首先材料铺设会占用几厘米的层高,选用的材料决定具体高度,很多人就不愿意牺牲地下面积;其次,许多住户已经装修好了,只能在墙上安装,会影响美观。
三、南方要不要实施“集中供暖”?
在一次网络调查中,有70%的人支持南方集中供暖,但综合各种因素,“集中供暖”还是有很大的争议。主要是经济、环保、节能“三本账”:
一是老百姓的“经济账”。传统的集中供暖按面积收费,供热时间早晚、暖气温度高低甚至家中是否使用,都得按同样标准交费,这也是老百姓最大的“吐槽点”。
二是环境的“治理账”。近年来,一到供暖季,北方雾霾指数便迅猛飙升。为降低燃煤污染,北方要求使用优质煤,北京更是全面“煤改气”。不过,业内人士指出,燃气锅炉与燃煤相比,粉尘、二氧化碳减少了,但氮氧化物的排放量依然很大,而氮氧化物是雾霾的重要成因。
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说,无论是燃煤还是燃气,在集中供暖模式下都难免造成污染,建议在条件适合的城市,更多使用燃气壁挂炉等“分户式设备”。清华大学建筑节能研究中心调研发现,使用分户式设备操作更自主,所产生的排放相对更少。
三是国家的“能源账”。记者了解到,集中供暖主要有三方面的能源损耗,一是管网热损耗,尤其是长途输送;二是建筑热损耗;三是一些居民“开窗散热”等不良习惯带来的浪费。其中,建筑损耗占比达到40%以上。所以无论南方北方,当务之急是对老旧小区做好节能改造,新建房屋必须提高节能标准。
由此可见,南方能否实现“集中供暖”,这是一个非常复杂的论题,并没有大家调侃得那么轻松。
记者观点:其实,除了“集中供暖”,我们还有很多种取暖方式,比如空调、取暖器、地暖、暖气片、壁挂式燃气炉等等,只要找到适合自己的一种方式,就能温暖地度过这个冬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