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获得李克强总理肯定 常州住保到底牛在哪?

常州住保是如何做到全覆盖的?

常报全媒体讯 金泽家园是常州一个保障房小区,楼距开阔,绿树成荫,出门就是小桥流水、曲径通幽的翠竹公园。小区2幢10楼的一套2居室,是外来务工人员彭均才的家。

18日上午,刚下早班的彭均才告诉记者,十几年前,他和爱人从安徽农村来常州打工,先后当上了环卫工。之前的10多年,他们一直租住在一间20平方米的私房,每月租金400元。“自打4年前住上公租房,才觉得真正在城里落户了。”环顾着温馨的家,彭均才感慨地说。

像彭均才这样的外来工也能住上公租房,得益于常州把市区所有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纳入住房保障范围。日前,常州住房保障全覆盖工程获得“中国人居环境范例奖”,成为全国第一个在该领域获此殊荣的城市。

常州住房保障引发德媒关注

分层保障,逐步扩面,建成全覆盖体系

2007年5月,常州在全省率先出台住房保障五年规划,开启了以廉租房和经适房作为主体的住保之路。

2年后,常州在全国首建公租房,提出了“分层次、全覆盖”保障理念,就是在“保基本”的同时,把保障范围扩至“夹心层”家庭、新就业和外来务工人员,彭均才家庭就属于这类保障对象。

“保基本”,即优先保障城镇最低生活保障线以内、低收入、中等偏下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常州按上一年度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为标准,凡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标准线的住房困难家庭,全部纳入保障范围。再根据每个家庭人均收入、是否有房、人均住房面积等实际情况,分层实施。

其中,廉租房的保障对象是家庭人均收入低于标准线50%、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家庭;经适房保障的是人均收入在平均线以下、人均住房面积低于18平方米的家庭。公租房则用于保障人均收入在平均线以下的无房家庭,像彭均才家这套55平方米的公租房,月租金仅209元。

除了这3种主要保障方式,常州还灵活地辅以其他保障形式。比如,有的家庭因为工作地点、居住习惯等原因,想自己租房,就发给租房补贴;有的家庭仅有部分买房能力,就通过购房补贴、共有产权房等,圆其“新房梦”。另外,通过对棚户区改造,改善了5.4万余户家庭居住条件。

至此,常州初步建立起以廉租房、公租房、经适房为主体的“保基本、分层次、全覆盖”住房保障体系,被称为“常州模式”。2009年,住建部在常州召开现场会,向全国进行推广。

由于人均收入水平是逐年提高的,常州住保门槛越来越低,保障范围也越来越广。到今年底,2016年市区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3838元/月的住房困难家庭,均在保障之列,比3年前降低了约37%。按此标准,每年新增的600多保障户,都能即申请即保障。

根据常州市房管局住保处最新统计数据,目前,常州市区累计已有14.7万(含武进)余户家庭受益住保政策,覆盖率23.16%。“这样高的覆盖率,已接近部分发达国家。” 一直关注住保的常州市社科院副院长叶英姿表示。

多管齐下,破解瓶颈,实现应保尽保

住房保障,关键在于房源,房源的关键是资金。常州住保启动之初,房源主要靠集中兴建,同全国其他城市一样,遭遇了资金紧张、房源不足的瓶颈。

为解决资金来源,常州采用了“政府+市场”模式。2009年3月,常州专门成立了公共住房建设投资公司,注册资金10亿元,注入3000亩土地,设计了财政预算、每年提取土地出让净收益10%、住房公积金增值用于住保的部分、土地开发净收益等投融资还款来源,房投公司累计融资30多亿元,华康、华盛、金泽等首批保障房小区破土而出。

不过,集中建保障房除了受制于资金、土地,还存在成本高、周期长、效率低等问题。建保障房,从立项、征地、建设到交付,周期一般要3、4年,而随着保障面的扩大,供不应求矛盾越发突出。最初几年,常州只能以抽签的方式分配房源,有时2000多户抽几百套房,有的申请户要等两三年。

为此,常州不拘一格,加快集中建设的同时,针对不同的保障对象,推出分散配建、定向代建、园区自建、批量收购等多种房源。比如,分散配建,政府规定市区住宅用地,必须按住宅总建筑面积的3%配建保障房;园区自建,就是在外来工和大中专生较多的工业园区、大型企业,配建青年公寓、集体宿舍等。

具有转折意义的创新是房源社会化收储。

2012年5月,常州大规模收储社会房源用于公租房。由于都是装修好的现成房子,厨卫、家具等基本配备,保障户从申请到入住,由原来的两三年缩短至3个月。“这一做法立竿见影,当年就新保障了1300户家庭,保障房申请户不再因为无房而等待了。”常州市住房保障处处长王惟佳说。

对此,中国房地产数据研究院执行院长陈晟评价说,在国家宏观调控背景下,融资渠道渐窄,地方政府保障房融资压力不断增大,保障房缺口明显,社会化收储缩短了保障房供应周期,“更为重要的是,可以缓解新建保障房的资金压力”。

当年,常州在全省第一个实现了中心城区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应保尽保,提前3年完成“十二五”规划目标。

又快又好,领先全国,核心在于不断创新

今年10月19日,常州首宗配建人才公寓地块落槌。这幅总建筑面积13.75万平方米的市中心地块,在10.3亿元最高限价熔断后,以竞建人才公寓1200平方米,被某大型房企竞得。

“在商品房土拍环节竞建人才公寓,既是常州以往分散配建保障房政策的延续,也是一次创新。”常州市国土局一位负责人表示。去年起, 常州住保对新就业无房大中专生全面开放,取消户籍限制,只要签订劳动合同、缴社保,都可自行申请。去年,从南京林大毕业来常就业的张蓓蕾,顺利地住上了45平方米的大学生公寓,月租金423元。

10年来,类似这样的探索和创新,常州住保一直没停止过,涵盖保障方式、建设融资、房源筹集、后续管理等各个环节,像保障“夹心层”、房源社会化收储、共有产权等做法,都是从常州推广至全国的。

“可以说,10年常州住保就是10年创新史。”叶英姿说。据她观察,常州住保每次大的创新,都会带来大的转机,比如,保障“夹心层”,使分层次、全覆盖成为可能;社会化收储房源,解决了公租房房源不足、保障周期长问题,而且缓解了财政资金压力。

常州市房管局党委书记、局长刘文荣表示,常州住保创新之所以能屡屡成功,主要归功于“以人为本、服务百姓”的住保理念。“因为我们的政策只有从满足住房困难群众迫切性、多样化需求为出发点,才能给他们带来更多的幸福感、获得感。” 刘文荣说。

在叶英姿看来,为民办实事是考量政府智慧的恒久课题,在政府财力有限的前提下,如何做到又快又好,让百姓满意?“常州在住保领域的探索,无疑树了样板、给了启示。”

从政府效率角度,叶英姿算了笔账:2009年,常州停建经适房,改为发放购房补贴,当年财政支出8亿元,让1万多家庭圆了新房梦,如果集中建设,起码投资50亿元,周期也要拖后5年以上。

对于常州住保的领先做法,李克强、温家宝等国家领导人都曾给予过肯定。 本报记者 刘一珉 钱静华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