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云莹 通讯员 郦伟华)记者从市文化馆了解到,今年以来,我市以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为切入点,着力打造“1+2”民生文化圈,架设起以市文化馆(总馆)为中心、12个镇(街道)文体服务中心(分馆)为枢纽、辐射到150余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支馆)的“三级公共文化服务的高速网络”,形成了基础设施标准化、文化资源共享化、服务系统网络化、管理运行一体化的文化馆总分馆体系,真正把“文化馆”搬到了老百姓的家门口。
市文化馆有关负责人介绍,在文化馆总分馆建设中,文化馆总馆作为中心馆充分发挥龙头和枢纽作用,引领统筹协调全市域内的演出、展览、培训等活动及设施设备,为分馆提供资源、服务、技术等支持,对分馆开展绩效考核。“基层分馆、支馆既要参与落实总馆的各项任务和活动项目,又要挖掘地方特色,策划、组织各类群众文化活动,组建培育业余文艺团队,丰富活跃基层群众文化生活,有效地打通了以往馆、文体中心各自为政、资源不能共享的‘死胡同’。”
此外,市总馆还建立起片区管理制度,总馆副馆长协助片区分馆馆长做好文化活动的策划、艺术作品的生产、公共文化资源的配送等,下派的12名分馆助理定期对分馆开展信息传达收集反馈工作,并通过专业考试、指导培训、用政府购买服务的方式给每个文化分馆配送1名常驻文化指导员,进行各类公共文化的精细化服务。同时,全市150余个村级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均配备一名文化服务人员;市总馆还建立起4支“文艺轻骑兵队”,快速对基层进行艺术指导和培训。
“通过体系化运行,文化馆总分支馆已成为了覆盖全域的公共文化网络上最紧密的经纬线,不但使总分馆建设与全民艺术普及和非遗保护传承发展以及特色文化之乡(村)创建有效结合起来,体现出公益性文化在各级文化建设中的主导作用,而且更能便捷高效精准地为群众创造和提供较高层次和品味的精神文化产品。”该负责人说,自文化馆总分支馆打造以来,基层群文活动丰富多彩、辅导培训卓有成效、艺术创作精品迭出、文艺队伍日渐壮大、“一镇一品”创建如火如荼……群众的“文化馆意识”不断强化,各级文化馆日渐成为老百姓心目中名副其实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心和创作培训基地。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