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城一废塑加工点藏身农田被取缔

核心提示: 日前,又一家废塑加工点被市“263”专项行动督查组依法取缔。

本报讯 塑料黑作坊低价回收废旧塑料制造塑料粒子,生产过程对环境造成了严重污染……今年以来,废塑料回收行业成为市环保督查关注重点之一。日前,又一家废塑加工点被市“263”专项行动督查组依法取缔。

半个月前,市“263”专项行动督查组在排查中发现吕城镇塘巷里村周边的一片农田里藏匿着一处废弃塑料加工点。当记者跟随执法人员深入现场时,看到了触目惊心的环境污染乱象:废塑加工点就是一间简陋搭建的铁皮棚,棚子前面堆满杂物,地面都是花花绿绿的塑料碎片,大棚里面则高高地堆着没经粉碎的废弃塑料制品。记者了解到,该废塑加工点主要回收儿童玩具、塑料饰品等,进行简单粉碎和清理后对外出售。在现场,还有一处流水不停地冲洗着粉碎后的塑料,这些水没过地面,未经任何处理就直接向附近的农田蔓延直排。而这片农田的承包户正是该废塑加工点的经营者。长期用清洗废弃塑料的废水灌溉农作物,又导致了这片农田生产出来的农作物产品面临着食品安全隐患。

“他们都是在白天做,有时晚上也做,粉碎塑料废品时‘哐当哐当’的噪声非常大,严重影响村里人的正常休息。”一位当地村民向记者诉苦。

查明情况后,执法人员当场对加工点进行关闭拆除。

日前,当记者再次跟随督查组来到该废塑加工点查看取缔情况时,看到该加工点内用于粉碎的一系列设备已全部拆除、大量废塑原料以及成品进行了清运处理,现场已经没有一点废塑料的痕迹。

采访中,吕城镇环保所副所长孙建芬表示,取缔期间,镇环保所和村干部联合对当事人进行了说服教育,并监督他们限期清理整治到位。下一步,该镇环保所将对辖区环境开展全面排查,坚决取缔无证违法加工小作坊,并制定长效监管机制。

(施宏俊 丽萍)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