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蚕宝宝“爬上”互联网+文商旅农 年销售超亿元

核心提示: “哇,现在还有蚕宝宝呀,好可爱好神奇!”11月11日上午,在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苏州馆太湖雪展台前,许多市民看到吃着桑叶“沙沙”作响的蚕宝宝和一系列创意蚕茧的作品,不禁发出一阵阵感叹。

“哇,现在还有蚕宝宝呀,好可爱好神奇!”11月11日上午,在首届全国新农民新技术创业创新博览会苏州馆太湖雪展台前,许多市民看到吃着桑叶“沙沙”作响的蚕宝宝和一系列创意蚕茧的作品,不禁发出一阵阵感叹。

王小姐来自河南,这是第一次近距离看到蚕宝宝。她说,以前只知道春天有蚕宝宝,没想到秋天还有蚕宝宝。更让她赞叹的是,展台上摆放着由蚕茧制成的各种创意小摆件,惟妙惟肖,煞是可爱。

工作人员介绍,在融入了创意的加工后,蚕茧不再是蚕茧,可以变成一只可爱的青蛙,一枚别致的挂件,或是一朵绽放的绣球花。而一块碎布料可以加工成一个香囊、一幅装饰画。

近年来,通过“互联网+文商旅农”的示范蚕桑养殖经营模式,太湖雪创始人胡毓芳带领吴江震泽的当地农民规模化、现代化养蚕,成效显著。

胡毓芳1987年毕业后被分配到震泽镇当老师,改革开放大潮中,她辞掉“铁饭碗”下海经商,干起茧丝贸易。2002年,胡毓芳创办“太湖雪”品牌。她在震泽茧丝市场租了3间小门面,靠着一张拉绵桌和4名女工,开启了艰苦创业路。

2015年,震泽镇决心筹建蚕丝园,恢复种桑养蚕的习俗。“恢复蚕桑生态,是给苏州丝绸留下一缕文脉,‘太湖雪’责无旁贷!”胡毓芳决定挑起这个重任。经过一年多的筹备,蚕丝园顺利开园。她又把桑林和蚕种发包给本地蚕农,发展订单式农业,一大批蚕农因此受益。

在太湖雪蚕桑科技文化园,4000平方米蚕桑科技馆内可以观赏到太湖流域悠久的养蚕历史、蚕的一生、制丝工艺、拉棉制被、扎染刺绣以及丝品展示等;畅游300亩示范桑园,又可以领略到桑园盛景、采桑果、品桑茶、喝桑酒,享受生态农家乐趣。

“托胡总的福,让我用几十年前学的养蚕手艺赚钱。”自从“太湖雪”在村里建了蚕桑园后,震泽镇金星村村民沈惠芬不仅获得土地流转的收益,还在蚕桑园里做养蚕指导员,月工资有3000多元。

胡毓芳介绍,蚕丝产业在震泽已不再是单独的二产,而是串联一二三产协调发展的综合性产业。十多年来,胡毓芳把只有6名员工的小作坊,发展成拥有400多名员工、销售超亿元的大企业,并于去年8月挂牌新三板,成为苏州蚕丝被行业第一股。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