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航新征程】看丹美家庭农场如何增收有道

核心提示: 11月5日,导墅镇下琴村丹美家庭农场的稻虾种养基地内,两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轰鸣,掀起了阵阵新稻的清香。

稻田综合种养,亩均利润可超2000元

——看丹美家庭农场如何增收有道

11月5日,导墅镇下琴村丹美家庭农场的稻虾种养基地内,两台联合收割机在金色的稻浪中来回轰鸣,掀起了阵阵新稻的清香。正在田头组织机手收割的农场主贺一兵乐呵呵地告诉记者:“这是我今年种植的优质水稻软玉品种,现在我的‘丹熙’牌商标已经下来,且无公害稻米也通过了国家农业部农产品质量安全中心的认证,待这几天二维条形码出来后就将用于自己的稻米包装了,我对做好无公害稻米的销售充满了信心!”

丹美家庭农场是我市一家省级示范家庭农场。从2007年开始,农场主贺一兵便从事粮食的适度规模种植,到目前,他承包的水稻种植面积已达230亩,还联合周边农机手组建了农机专业合作社。今年夏种,为促进水稻生产转型,贺一兵在该镇率先建立了110亩稻田综合种养基地,选择稻田养殖小龙虾这一项目,从而探索出了一条稻田养虾、虾养稻的良性循环之路,成为镇江市首批实施稻田综合种养的家庭农场之一。

记者在收割现场看到,他的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田头开挖一条深沟,四周架起了围网设施。虽然是第一年进行稻田养虾,但贺一兵通过实践已尝到了增收的甜头。“稻田养虾能一水两用,节水节本,最大的好处是龙虾生长过程中,水稻不使用化学肥料、农药,真正产出优质、无公害的龙虾和稻米,稻米没有农药残留,品质自然提高了。”贺一兵说,为减少水稻病虫害的发生,他还在稻虾基地四周的田埂上种植了芝麻,这样就形成一道天然“防护墙”,对基地防虫驱虫也能起到一定作用。从机收后的软玉稻稻谷产量看,本以为单产只有六七百斤,没想到今年风调雨顺,基地40亩软玉品种平均亩产有1000斤,这确实让人高兴不已。

贺一兵给记者算了一笔账:实施稻田综合种养后,基地亩产小龙虾有150斤左右,每斤销售价格27~30元,亩均龙虾产值就达三四千元,再加上无公害优质稻米销售,每亩产值也有3000多元,这两项收入共计六七千元,扣除各项综合成本,稻虾种养的亩均净利润可突破2000元。“其实,我们丹美家庭农场种植的水稻去年就进行了自产自销,像普通常规稻米每斤售价2.2元,南粳9108、南粳5055优质稻米每斤能卖到2.5元,在本地及周边已有良好口碑。”贺一兵说,这次取得无公害认证后,他将组织分类销售,一方面对稻田养虾所产的无公害品牌优质稻米每斤定价5元,以适应高端销售需求;另一方面是对不在稻田综合种养基地的其他优质水稻,以每斤2.5元的价位,满足大众消费所需。

为做优做强稻田综合种养的品牌文章,贺一兵表示,明年,他的基地打算申报农业“互联网+”项目,通过建立农产品追溯信息化系统,对基地的稻米生产过程进行全程监控,让消费者通过手机扫描就能定时查看,确保稻米安全可溯源,保证其真实品质。(赵玉兰 张新华  蒋须俊)

责任编辑:王渊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