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全力以赴加快城建交通重点工程建设
陈可可现场协调解决问题推进项目进度
本报讯 城建基础设施类项目事关民生改善和城市环境提升。8日下午,市委书记陈可可带领市交运、住建等相关部门负责人对一批城建重点项目进行视察并现场办公,实地解决项目建设中遇到的问题,指导其加速推进。
陈可可一行首先来到北二环下穿京沪铁路立交工程建设现场,自东向西边走边看,同时详细询问了工程进展情况。据介绍,该工程由西向东下穿车站路、京沪铁路、沪宁城际以及迎宾路,与丹桂路相连通;地面辅道则与车站路、迎宾路组成平交路口。工程全长1.256千米,是我市首条隧道式道路。建成后,该道路总共双向8车道,其中下穿主线4车道,路面辅道4车道。目前,北二环主线下穿段33节U型槽已完成26节,下穿车站路、迎宾路以及铁路框架桥已全部完成,主线东侧与丹桂路连接段已半幅封闭施工,主线双向四车道计划12月底完工;车站路南北向道路目前已完成路基土方施工,计划11月20日完工,具备通车条件;迎宾路南北向道路目前正在填筑路基土方,计划12月10日完工,具备通车条件。
在北二环路与丹桂路连接段,由于道路改造,部分临街商户与住户需要被拆除。得知尚有一户商户还未同意搬离时,陈可可现场进行协调,要求属地政府加强沟通,在政策允许范围内妥善安置被拆迁户。同时,陈可可也与被拆迁户认真交流,听取其具体想法,强调城市发展需要大家共同出力,希望该商户给予支持。
视察过程中,陈可可多次强调,北二环路改造是我市近年来工程量最大的一个城市基础设施重点工程项目,它的建设关乎丹阳未来发展,对缓解城区交通拥堵,有机串联东西两城,进一步完善城市交通路网起着巨大的推动作用。他要求,城市建设要坚持基础设施先行、完善配套,在道路建设中要同步推进两侧绿化景观建设;要紧盯重点、难点,迎难而上,抢抓良好天气加快建设步伐;施工方与参与方要共同发力,全面作业,保证质量,让城市形象跟上时代发展的脚步,打造丹阳城建新速度。
苏南运河丹阳城区景观绿化工程,不仅是广大市民的热切期盼,也是提升城市品位、进一步改善城市形象和人居环境的民生工程。据现场负责人介绍,该项目将在今年年底完成主体工程,含车行桥2座、人行景观桥1座、7米宽车行道4710米、铺装面积41400平方米、绿化面积131500平方米及其它附属设施,达到景观视觉效果,力争2018年春节初步展示项目的公益性服务功效。在施工现场,陈可可一行沿河岸边走边看,并重点对两岸草坪铺设、污水排放、亮化工程等进行了询问,要求相关部门咬定目标,提高标准,把握好时间节点,加快推进。此外,对于工程中所涉及的专业问题,陈可可要求施工方加强与相关专家沟通,请专家把关,切实将该工程打造成为既有城市特色,又有内在品质的市民休闲娱乐好去处。
在河沿路改造工程(含西门城墙)建设现场,陈可可向项目施工单位、监理单位负责人了解项目进展情况。据介绍,目前,河沿路以公园路为界,北侧已全部完成,南侧新民西路至泵房段水稳摊铺已完成;老西门桥东西两侧维护桩及桥梁桩、桥梁面板预制、桥下过水箱涵和桥身结构已完成;西门城楼桩基已全部完成,城楼混凝土结构已基本完成;西门运河景观从新民西路至泵房段种植土造型完成,乔木种植完成;西内城河段7个景观码头完成,现南北两侧地面铺装施工;公园桥北侧人行栈桥完成,乔木种植完成;四角牌坊广场地面铺装施工中。
陈可可表示,老城改造是一项惠及百姓的民生工程,对提升城市品质内涵、改善群众生活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同时,西门老街作为历史街区,相关部门要更加严谨,在改造过程中注重研究,积极与专业单位、专家探讨,要精益求精,并在确保工程质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全力以赴加快建设进度,打好年末冲刺战,使城市面貌尽快得到进一步改善和提升,让老百姓享受到城市建设和发展的成果。(邹学伟 周钰 丽娜)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