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川
旧时的竹制品贸易场景
竹制品,现在人的脑海里可能印象不深,可是在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农村,却是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生产、生活用具,这也是当时社会生产生活的真实写照。
六十年代中期,农田耕作没有机械化,全靠耕牛和农民手工劳作,而竹制品农具就是主要劳动生产工具。我所在的大成桥供销社担负着界牌、新桥两个乡的生产、生活资料供应保障工作,是名副其实的农民后勤部。当时,不管是生产或生活用品,大部分都是凭计划供应的,那时我在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部负责农业生产资料用品的验收、保管和发货工作。而生产用的竹器制品季节性强,品种松散、物体庞松、难以堆放、整理。领导叮嘱再三,要加强责任感,来不得半点马虎。
春耕前,农民急需用的是钉耙、锄头竹柄、挑粪垩田用的竹粪桶夹,农民家家养蚕用的蚕篮;夏季用的则主要是生活类竹器制品,如竹床、竹马、竹躺椅、竹凳、竹席、竹枕、小竹篮、竹簸箕。新桥、界牌两个乡的很多村庄里,竹林连片,农家自种的燕竹、笪竹是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之一,有的村里从竹林走进去是白天见不到阳光、晚上看不见月亮,这里的竹源品种仅能供作加工生活类竹器制品。
每年夏季来临之前,有些农民就请来竹蔑匠到家,在自家竹园砍来竹子,让竹蔑匠在家里忙活几天,打编好自家和亲戚用的竹席供夏天享用。竹床、竹马、竹躺椅、竹凳要从供销社购买,因为这些用品需毛竹加工。那时的夏天没有电风扇,更没有空调等家用电器,乘凉除了一把手摇葵扇外,全靠外面自然风。每天晚上,家家户户就把竹躺椅、竹凳、竹椅、竹床、竹马等搬到门外的空地上,在竹床上挂上纱布蚊帐,竹床上再放上竹席,就能享受一夜的凉爽。有时,后半夜凉了还得回到屋里去睡。中午时光,很多有竹园的农民直接搬上一张竹躺椅,往竹园的过道上一放,睡个午觉是再舒服不过了。
秋季是农业生产用竹制品的销售旺季,挑稻谷用的竹扁担,迎风扬吹稻谷的竹扬篮,晒稻谷用的长达十米左右,宽三米左右的大地竹席,当然,竹锄头柄、竹钉耙柄也必须紧紧跟上,以防部分农家补缺添用。
冬季,供销社主要是帮农民维修损坏的竹柄。由于竹柄资源紧缺,往往难以满足农业生产需求,供销社主动与当地铁木竹社(即农具厂)定制加工一批大、中、小号的铁脑头(用厚铁皮加工成竹柄根部粗细的圆形箍),把农民家中根部容易滑脱的竹柄装紧套牢到铁脑头上,使原已不能使用的竹柄变废为宝,这一花钱少效果好的措施,也确实解决了很多农民的实际问题。
那个年代,竹器制品与人们的生产、生活息息相关,不可或缺,至于像盛菜的小竹篮、淘米用的竹簸箕、蒸馒头用的竹蒸笼、竹筷子更是家里的必需生活用品,常年不离身边。
供销社为了做好两个乡农民生产必需的竹制品,每年冬季在河道枯水停航前就向县里和安徽、浙江等联系,及早组织采购市场紧缺的毛竹资源,存放在供销社大竹库旁的长水塘里,防止外晒老化开裂。供销社还专门到丹徒请来了两个竹匠师傅金长山和他的小舅子和儿,常年按当地需求生产、加工好各类竹制品后,存放在大竹库的竹库房里。需要供应时,让其送到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部,我负责检查验收后,由社里按计划分配给各生产大队,凭票到供销社农业生产资料供应部购买。购买后发现有质量问题的农民,我们一般都无价调换,赢得农民好评,也得到当地党委政府部门的赞誉。
时光荏苒,如今农业生产已全部实现了机械化,家庭生活也全部实现了电器化,当时生产、生活中发挥主要作用的竹器制品基本已全部淡出了人们的视线。但是,具有绿色环保作用的小竹筷、小竹篮、竹蒸笼等小家用生活用品还是深受一些家庭主妇的青睐的,相信这些环保小竹制品应该还是有很强的生命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