划重点丨中外记者集体采访4位军队党代表,现场一片快门声

核心提示: 10月22日20:00,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七场集体采访,主题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


 

10月22日20:00,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第七场集体采访,主题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

 

十九大新闻中心第七场集体采访聚焦改革强军

 

10月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主题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图为集体采访现场。中国军网记者王旭 摄

 

“今天晚上就我个人来看,可能是快门声响起最多的一次集体采访……”

 

10月22日晚8点,在梅地亚中心,党的十九大新闻中心第七场集体采访活动准时举行,主持人袭艳春被中外记者关注人民子弟兵的热情所感染,以一个“最”字开场。

 

这是军队党代表第一次接受中外记者集体采访,展现开放、自信的形象。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车长王锐、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原国防科学技术大学电子科学与工程学院教授王飞雪4名代表落座前整齐列队,齐刷刷的标准军礼赢得现场热烈的掌声。

 

“我来自于首批改装轰-6K战机的部队,也是首批改装的飞行员。”第一个进行自我介绍的刘锐代表话语铿锵、自信满满。

 

“我国空军远海远洋训练已经常态化、体系化、实战化。”刘锐说,“我在这里特别想跟大家讲一下几个方面的变化。我们团是2015年3月份开始实施远海远洋训练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年多了。从训练的频次来看,从最初的一年4次,到现在一个月多次;从机型来看,从最初的单一机型,到现在进行多机型体系训练……”

 

4名代表在回答记者提问时,不约而同说到聆听习近平总书记所作的报告的感受。王锐代表说,报告提出“坚持走中国特色强军之路,全面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有目标、有时间表,听后非常振奋,也感受到了使命如山、时不我待。

 

面对中外记者,4位代表侃侃而谈,精彩的强军故事让记者们十分兴奋。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女记者问起中国女性军人发挥作用问题,刘芳代表“巾帼不让须眉”的现身说法非常生动。王飞雪代表接过刘芳的话茬补充道:“在国防科技创新领域,女性也表现优秀。在我们‘北斗’领域,就有女总工程师,从火箭到地面系统的总工程师里也有女性。我所在的团队里,有非常多的优秀女教员、女学员,她们在科研领域的表现,非常棒!”

 

矢志强军目标,广大官兵都是“蛮拼的”!4位代表的每一句发言都饱含对强军事业、对本职岗位的感情与担当。王飞雪代表感慨自己有幸全程参与了“北斗”一号、二号和目前正在建设的“北斗”三号系统的研制工作。他在回答记者提问时说,十九大报告强调科技是核心战斗力,深深激励着他和团队成员加倍努力。

 

在现场采访的众多境外媒体记者提问活跃,他们来自不同国家和地区,肤色不同,语言各异。“5年来,一个全方位的国际军事合作新格局逐渐建立起来。”刘芳代表表示,中国人民解放军作为负责任的大国军队,勇于担当,有效遂行维和、护航和人道主义救援等重大任务。未来随着能力的提高,中国军队一定会向世界提供更多的公共安全产品。

 

一个小时的集体采访不知不觉间结束了,记者们仍感觉意犹未尽。一位记者说,中国军队展现出自信和开放的姿态,不仅和外界距离拉得更近了,而且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多的贡献,有情怀、有担当,值得点赞!

 

(解放军报北京10月22日电)

 

刘芳同志简介

刘芳,女,汉族,1973年5月出生,1991年8月入伍,1998年5月入党,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2003年被评为全军“学雷锋标兵”、全国“学习雷锋、志愿服务”先进个人;1994年、2002年各荣立三等功1次,2003年荣立二等功1次。2007年当选党的十七大代表,2017年再次当选为党的十九大代表。

王锐同志简介

王锐,男,满族,1990年4月出生,2009年12月入伍,2013年1月入党,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入伍以来,立足本职逐梦强军,瞄准打赢争当先锋,在平凡岗位干出不平凡业绩,立起了践行强军目标的时代标杆。先后被表彰为全军优秀共产党员、全军士官优秀人才奖,荣立二等功、三等功各1次,被中宣部授予“时代楷模”荣誉称号。中共十九大代表。

刘锐同志简介

刘锐,男,汉族,1979年3月出生,1997年8月入伍,2000年5月入党,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特级飞行员。历任飞行员、中队长、副大队长、大队长、团副参谋长、参谋长,飞过7种机型。入伍20年来,30余次圆满完成演习演练、南海战巡、远海远洋训练等重大任务。2015年3月,和战友一起驾轰-6K赴西太平洋开展远海远洋训练,首次在西太平洋留下中国空军的航迹。荣立二等功1次、三等功3次,先后被评为“全军优秀指挥军官”“全军优秀共产党员”。中共十九大代表。

王飞雪同志简介

王飞雪,男,汉族,1971年1月出生,1988年8月考入国防科技大学,1998年12月博士毕业留校任教至今,现为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建设设计专家,中国第二代卫星导航系统重大科技专项导航技术专家组组长。先后获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二等奖各1项,军队科技进步一等奖3项,获评中国青年五四奖章、中国科协“求是”杰出青年奖、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全军优秀共产党员,荣立二等功1次,所在单位荣立集体二等功1次。中共十九大代表。

 

10月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主题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图为集体采访现场。中国军网记者 冯凯旋 摄

 

过去五年来,中国军队的“朋友圈”越来越大

 

军队党代表、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在回答凤凰卫视凤凰网记者提问时表示:在过去五年,一个全方位的国际军事合作新格局已经逐渐建立起来了。

 

凤凰卫视凤凰网记者:我们注意到,在十九大报告当中,总结过去五年军队建设成果的时候,是用了“强军兴军开创新局面”来表述的。请问几位代表,如何理解这个新局面?在过去五年军队建设当中,你们又有怎样的体会和怎样的感受呢?

 

军队党代表、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表示:

 

1、过去五年来,中国军队的“朋友圈”是越来越大了,因为我们不仅稳步推进和大国的军事关系,也非常注重发展和周边国家的多层次、多领域军事合作。除此之外,我们还注意不断地拓展和深化与发展中国家的军事交往,同时中国也积极参与多边安全对话和安全合作。这样我们把一条条双边合作的线,逐渐结成了一个全球安全合作伙伴关系网络。所以我认为,在过去五年,一个全方位的国际军事合作新格局已经逐渐建立起来了。

 

2、我们和外军之间的相互了解和互信不断加深。过去五年来,我们不断建立和健全与外军的对话机制、磋商平台,以及信任建立措施等等。

 

3、国际军事合作的内容和形式越来越丰富。除了刚才说到的高层互访、磋商和对话之外,我们还有很多其他的交往,包括后勤、军事学术、军事医学等等,非常广泛。

 

4、我们在进行国际军事交流过程中越来越注重维权。比如说,不久前,在中印边境锡金段发生的印非法越界事件,当然现在事件已经得到了妥善解决。但是当时,不仅一线部队在加紧进行针对性训练,我和我的同事也积极地与有关部门进行协商,与印方反复交涉。同时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及时发声,阐释中方的原则立场,解释历史经纬,为事件最后的妥善解决做出了重要贡献。

 

5、我们这些年所做的努力,有一个方面也是个亮点,就是中国军队的大国担当体现得越来越明显,主要是指我们军队更多地在国外执行维和、撤侨、抢险救灾、人道主义救援任务,努力为国际社会提供公共安全产品和服务,体现了我们的大国担当。

 

6、中国军队发出的声音越来越洪亮。过去这五年,大家有目共睹。中国军队越来越展现出一种自信和开放的姿态,尤其是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团队,十分活跃,经常及时地、主动地回应外界对于中国军队的关心和关切,适时地向大家解释我们国防和军队最新发展的情况,澄清不实传言等等。通过他们,讲好中国军队故事,传递中国军队声音,把我们的军队和外界、和民众拉得更近了。我自己的感受就是这样,我觉得,通过我的经历,我完全认同报告中的判断,就是过去五年我们强军兴军确实开创了新局面。

 

10月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主题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图为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王锐。中国军网记者 王旭 摄

 

今日中国军队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军队党代表、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王锐:这两年,我们部队通过改革发生了很大变化,形成了“军委管总、战区主战、军种主建”这样的新格局。基层部队也发生了很大变化,向着合成化方向不断发展。

 

我们部队这几年一直坚持战斗力这个唯一的根本的标准,练兵打仗、聚焦打赢,其他的一切问题都为这个战斗力标准让路,向着能打仗、打胜仗的方向靠拢。可以说,听了习主席的报告以后,感受很深。我想说的是,我为自己是一个中国人而骄傲,为生活在这个好时代而感到自豪。今日之中国富强、民主、文明、和谐,今日的中国军队能打败一切来犯之敌。

 

空军远海远洋训练已经常态化体系化实战化

 

中评社中评网记者:刘锐代表,您是空军某团团长,您本人在执行远海远洋训练任务的时候,有没有一些比较特殊的情况?

 

军队党代表、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表示:我们团是2015年3月份开始实施远海远洋训练的,到目前为止已经有两年多了。从训练的频次来看,从最初的一年四次,到现在一个月多次。从机型来看,从最初的单一机型,到现在我们和其他机型进行体系训练,像战斗机、空中加油机、预警机、侦察机等等。

 

从训练方向上来看,从最初的飞越巴士海峡、飞越宫古海峡到现在一次性飞越两个海峡。可以说,现在我们的远海远洋训练已经常态化、体系化和实战化,目的就是提高我们的打赢本领,让我们更好地履行军人的使命和责任。

 

中国军队始终积极参与和支持联合国维和事业

 

日本共同社记者 :一直以来,中国军队在联合国维和行动中发挥了积极作用。迎接了新时代的来临之后,你认为中国军队将如何加强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

 

军队党代表、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中国是联合国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中最大的出兵国,同时也是最主要的出资国之一。在多年的实践当中,我们已经累计派出了3.6万人次的维和军事人员,其中还有13位维和人员在一线牺牲了生命。上个月,我们刚刚完成了8000人规模维和待命部队在联合国的注册工作。所以我们已经在这方面做出了很多贡献,将来还要继续做出努力。我想,在我们军队的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入新时代之后,当我们的国防能力提高到更高水平之后,中国军队将为国际维和事业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防科技领域科研要聚焦国家和军队的重大需求

 

中央电视台中国国际电视台记者:我们知道有一句话,只有打造后天的军队,才能够赢得明天的战争。也就是说未来战争对军人的素质提出了更高要求,也是跟以前不一样的要求。那么想请问几位代表的是,你们现在在工作训练当中是怎样针对未来战争的需要来提升战斗力的?

 

军队党代表、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王锐:在这次报告中,习总书记提出,新时代党的强军目标是建设一支听党指挥、能打胜仗、作风优良的人民军队,指出要建设一支世界一流的军队。我想,建设世界一流的军队,最关键的就是人才,没有人才,建设不了世界一流军队。这些年,我们部队在人才培养上也下了很大功夫。大家可能都注意到,每年征兵的时候,很多大学生应征入伍,还有一些有专业特长的特招入伍的士官,这些比较有专长或者学历层次高的人才充实到我们部队以后,给我们部队增添了很多新鲜血液,让我们有信心有能力去打赢未来的信息化战争,或者高技术战争。

 

我们部队人才的培养,不仅靠引进,还有我们组织的培养,领导的帮助、引导。这些对我们是有很大帮助的,这也是我们人民军队这么多年来的优良传统。

 

军队党代表、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王飞雪: 作为国防科技领域的科研和一般领域的科研确实有显著差别,一定要聚焦我们国家和军队的重大需求。我们从事的科研,像北斗系统,就是在这样一种氛围中成长起来的。随着我们国家经济的增长,我们已经可以做十几颗卫星的北斗二号系统,现在正在做30多颗卫星覆盖全球的北斗三号系统。

 

中国军队女军人执行任务类型越来越多样化

 

意大利二十四小时太阳报记者:女性在中国的强军目标以及军队改革中,或者新的国防系统中发挥着什么样的作用?

 

军队党代表、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在中国军队当中,女军人所承担的专业和执行的任务,类型已经越来越多样化,基本上在军队各行各业已经没有什么女性的禁区了。比如说我们有女航天员、女飞行员、女舰长、女科技工作者、女军事教育人员,很多很多,包括一线的指挥员,女士也越来越多了。

 

虽然我们是女性,但是一旦参军,穿上这身军装,我们首先是军人,首先是战士。所以在报国的热情,还有我们精兵习武的高标准上,跟男士是别无二致的。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王飞雪:在国防科技创新上,女性也表现得特别突出。在我们北斗行业里面,就有女的总工程师,从火箭到地面系统的总工程师里也有女性。我的团队里,有非常多的优秀女教员、女学生,她们的表现,在科研领域,做得非常棒。

10月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主题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图为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中)。中国军网记者王旭 摄

 

中国海军护航编队已为6300多艘中外船只提供了国际护航保障

 

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和国际在线记者:在不久前我们看到一个新闻,中国海军的“和平方舟”医院船在塞拉利昂救了一个新生儿的故事,我们也看到这几年中国军队越来越多地出现在国际舞台上。我想问一下各位代表,在你们的工作中有没有跟这方面相关的一些故事跟我们分享一下?

 

军队党代表、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参谋刘芳:这些年来中国军队在国际舞台上的能见度越来越高了,而且中国军队到海外执行多样化军事行动也越来越常态化。您说的这个故事我也听说了,很感动,这个只是一个小小的例子。其实这些年来,中国军队为国际社会做出的贡献有很多,执行的任务也很多。第一个方面就是联合国维和行动,有关的情况我刚才已经跟大家分享了,这里就不再重复了。总之,我们认真地履行大国义务,承担大国责任,始终是联合国维和事业的积极支持者和参与者。

 

从2008年开始,海军陆续派出护航的舰艇编队,和多国海上力量密切合作,为亚丁湾海域提供护航保障。据统计,现在我们已经派出了26批次83艘舰船,为6300多艘中外船只提供了国际护航保障。

 

在2014年的时候,我们的医护人员前往西非参加了当地抗击埃博拉行动。除此之外,我们其实还有其他的一些形式来开展国际合作,提供公共安全产品,比如说在打击跨国犯罪、反恐等方面,中国军队都是力所能及地做出贡献。

 

在这里我还想再补充一句。前面我们分享的可能只是一些枯燥的数字,但是我们提到的每一个数字背后,都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中国军人,每一名军人的背后又是一个牵肠挂肚的军人家庭。

 

我们的军队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

 

澳门澳亚卫视澳亚网记者:作为党的十九大代表,现场聆听了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的十九大报告,最深刻的感受是什么?

 

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十九大报告为我们强军兴军描绘了宏伟的蓝图,也规划出了建设世界一流军队的目标图和路线图。

 

十九大报告当中有一句话,要推进四个现代化,其中有一句,叫做武器装备现代化,这个我感受特别特别深刻。我们团还没有装备轰-6K之前,到西太平洋进行远海远洋训练这种事,放到那个时候真的想都不敢想。现在不光是我们的作战能力,我们的战斗力得到提高,作战半径也得到了极大延伸,尤其我们的作战手段得到了质的飞跃。所以说从某种角度上来讲,武器装备现代化可以催生战斗力的生成。

 

十九大报告当中还提到了要“树立科技是核心战斗力”的思想,我们作为一线部队,作为一线的战斗员,我从内心来说,非常非常期盼我们军内外的科技工作者能够将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成果尽快转化和应用到武器和武器平台上面,为我们将来打赢提供有效的支撑。

 

国防科技大学电子科学学院教授王飞雪:这次会上听到了报告,应该说印象最深的确实也是科技兴军。科技兴军,是我们的责任,我们目前的任务。从北斗系统来看,我们的系统这些年尽管取得了很多进步,但是我们起步要比国外的系统晚了二十年,现在还没有实现全球的覆盖,所以还有非常长的路要走。

 

即使到2020年完成了覆盖,也不能歇口气,因为随着信息化社会的快速演进,新的需求层出不穷,我们未来的万物互联、工业智能化,都对更高的定位和时间的精度提出了要求。这次报告中提出要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新的生活方式背后都离不开信息化的支撑,离不开时间和位置的高精度服务,这都给我们科技工作者带来很大压力。

 

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王锐:听了习主席作的报告以后,真是非常振奋,感觉自己回去有很多事情要做。尤其是习主席讲的,我们的军队要在2020年基本实现机械化,2035年基本实现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到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军队。这个规划有时间、有目标,听了真是振奋人心。

 

10月22日,十九大新闻中心在梅地亚中心二层新闻发布厅举办集体采访活动,主题为“中国特色强军之路迈出坚定步伐”。图为中国军网记者在现场提问。中国军网记者冯凯旋 摄

 

现在基层部队风清气正、越来越好,正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时候

 

解放军报、中国军网记者:党的十八大以来,军队正风肃纪,部队风气向上向好,两位“锐”代表都是来自一线,是一线的带兵人、一线的带兵骨干,请两位说说你们很具体的感受?也像刚才几位记者提问的时候所说的,也特别想听你们和我们分享一下你们亲历的一些小故事。

 

空军航空兵某团团长刘锐:

谢谢这位记者的提问。您说的这五年的辉煌成就,跟我们作风优良是完全分不开的。现在你可以感受到,我们军队战斗力的成长,可以感受到我们军队的这种作风纪律,我相信老百姓在平时生活当中跟军人接触也是会有切身体会的。

 

就拿我们部队来说,这五年的发展确确实实是翻天覆地,尤其在战斗力方面。可以看到,从十八大以来,一直到现在,可以看看我们轰-6K进行训练方面,尤其是体系训练上面,尤其是在南海、在西太平洋的训练取得很大突破,而且利用这种训练的平台,我们的军人在这个过程当中得到了很大的锻造,可以说正在向习主席提出来的能打仗、打胜仗的目标进发。

 

陆军第74集团军某合成旅两栖装甲突击车车长王锐:

 

大家都知道,十八大以后,党中央狠抓正风肃纪,处理了一大批高级领导干部,像郭伯雄、徐才厚、谷俊山这些,确实是大快人心。习主席提出,“老虎”“苍蝇”一起打。他对我们基层部队的风气建设非常重视。现在基层部队风清气正、越来越好,正是一个干事创业的好时候。像我们基层一些涉及切身利益的事,比如说士官选举、立功受奖、考学提干这些事,可能大家看来是小事,但是对我们这些士兵来讲是比较大的事情,是比较重视的事情。这些事情都是公开透明、公平公正的,在这个过程中突出能力、突出成绩,只要你干得好,自然都会得到。就像今年我们士官选举的时候,很多人想转士官,但是只有一半的名额,在这个过程中,开展比武考核、比武竞赛,开展民主测评,看谁的民主测评分高,看谁的比武成绩好,体能好、专业技能好,最终就能留下来,最后走的没有任何怨气,留下来的都能沉下心来,踏踏实实好好干。

 

作者:洪文军 王旭

编辑:郝思嘉

编审:曲延涛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