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报业网讯 就在上个月,江苏盐城市被中央综治委授予“全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优秀市”称号。获此殊荣,当地很多百姓至今并不知晓,但他们抬脚出门、居家生活的平安感却与日俱增:晚上散步常遇到巡逻的警察,夜间大排档再不见打架斗殴的“小混混”,广场闲聊也很少听说哪家被偷——这些见微知著的变化,同当地警力下沉、科技强警、严管严控等多项公安改革息息相关。今年以来,该市刑事治安总警情同比下降20%,刑事发案率同比下降30%,社会治安达到历史最好水平。
取消破案指标,考核群众见警率
出门经常看到警察,是群众累积安全感的重要因素。可一线警力不足,是当下各地面临的共同难题。盐城公安加大警务改革创新,力推警力下沉,有效提高了见警率、管事率。
盐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巧全 资料图
盐城市副市长、市公安局局长王巧全告诉记者,警务社区是服务群众的前哨,也是治安防控体系的“压舱石”,必须做大做强。目前全市2020个社区(村居)划分成883个警务社区,按“1+N”标准配备专职社区民警和辅警,确保一个社区至少一名民警。如果缺民警,则直接从机关下派,缺多少补多少。全市现在已有95名机关民警下基层,63名机关民警被轮岗交流到基层,新招录近百名民警则全部进社区,夯实社会治理基础。
优化重构派出所职能,解放警力,是盐城市又一新举。该市率先取消派出所破案指标,将刑侦、治安、经侦职能从派出所剥离上交专业警队,对派出所只考核“五率”,即群众见警率、社区情况熟悉率、警区发案率、“打处”贡献率和群众满意率,让这些警察回归到居民中间,承担起人口管理、治安防范、矛盾化解等主业主责,“零距离”服务群众。
警力下沉,产生了强大的治安震慑,增强了群众安全感。全市投放260辆巡逻车,市区成立300人摩托“铁骑队”,24小时街面巡逻,全天候服务群众。过去充斥街头巷尾的“掌嘴哥”“插卡哥”“马甲哥”“鸡毛掸哥”等碰瓷敲诈人员,逐渐销声匿迹。
技防兴警,精准提高管事率
互联网时代,电信网络诈骗层出不穷。盐城公安将打击治理电信网络诈骗犯罪作为服务民生、优化发展的重要内容,以科技引领治理,打赢一场看不见的“网络战”。
今年4月,盐城在江苏全省率先以市政府名义成立盐城市反电信网络诈骗中心以及打击电信网络诈骗专业队。22名专业民警、来自5家银行的10名专业人员以及3家运营商的3名管理者,总计35人集中办公,依托覆盖市内外、多部门共享的“反诈骗综合平台”,快速发现和侦破案件。
9月26日一大早,建湖某公司会计王燕收到老板李飞QQ消息,要求将48万元汇入某账户,当天下午才知上当。接到报案后,盐城市公安局反电信诈骗中心随即启动快速止付机制,仅用5分钟,抢在犯罪嫌疑人取钱之前冻结钱款并成功转回。
以防为重、全面降案,构筑起盐城反诈骗“防控网”。目前,该中心已拦截劝阻受骗群众5382名,止付涉案账户5933个,封停外省涉案通讯号码493个,冻结涉案资金4900万元,为群众避免经济损失6000余万元,使全市电信网络诈骗受损金额同比下降23%。
向科技要警力,精准服务群众的治安需求。今年5月,盐城市公安局有4个项目获江苏全省公安机关改革创新成果奖。其中获二等奖的“数据狩猎战车”,通过大数据智能平台实现全息采集、多维碰撞、综合应用,投用以来已采集治安数据数百万条,推送预警信息5000余条,查控关注人员320多人,最大限度解放警力、提升核心战斗力。
共治共享,提升治安参与率
“检验警务改革效果,除了看群众治安满意度,还要看群众治安参与度。”王巧全介绍说,治安问题屡打屡现,常与公安执法失之于软、失之于宽有关;公安执法越严格,群众就越敢于见义勇为。
去年以来,盐城见义勇为群众明显增多。与歹徒搏斗被砍6刀的67岁“盐城好人”王浩春对记者感慨说,公安连续8次“黄海行动”打出警威、吓住“坏人”,眼见正能压邪,他才敢“多管闲事”。
去年8月到今年9月,盐城公安连续组织8次代号为“黄海”的集中行动,破获刑事案件9050起,摧毁入室盗窃、网络诈骗、暴力讨债等犯罪团伙423个,其中“八类案件”破案率江苏全省第一。严打赢得民心,为平安共治共享奠定了基础。
惩恶劝善,抑恶扬善,该市大力推动社会平安群防群治建设,筹建“王浩春治安志愿者工作室”,出台鼓励举报违法犯罪行为的相关办法。今年以来,全市受到治安奖励的群众已达500余人,奖励总金额150万元,其中30余人被授予“平安盐城见义勇为英雄”“盐城平安好人”“盐城黄海群众”等荣誉称号。
警民联勤、义务巡防、“红袖标”治安志愿者、党员巡逻队、治安积极分子巡逻队……盐城“平安细胞”遍布城乡,形成共治共享社会治理新模式。今年以来,盐城警方通过群众举报及时消除各类安全隐患100余处,获取违法犯罪线索查破案件500余起,抓获犯罪嫌疑人630余人,以共建迎来长治久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