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这五年:书香筑梦 城市有味

核心提示: 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变在身边,润物细无声。曾经的新闻主人公们,穿过五年的光阴,我们再来看看你。这五年,有你们奋斗逆袭的身影;这五年,个人之变化,折射社会之变化,国家之变化。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十九大报道特别策划系列专栏——《这五年》。

开栏语:党的十八大以来,改变在身边,润物细无声。曾经的新闻主人公们,穿过五年的光阴,我们再来看看你。这五年,有你们奋斗逆袭的身影;这五年,个人之变化,折射社会之变化,国家之变化。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推出十九大报道特别策划系列专栏——《这五年》。

有一个新生词汇叫作“书店力”,这三个字的结合虽然新奇,但是我们一下子就能明白它的意思。二楼南书房的近况怎么样,它又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了什么样的力量?

9月19日22点·南京新街口,二楼南书房店员罗彪进入一家面包店。

夜幕中,罗彪骑着单车穿过人群,进入二楼南书房大院。

2015年4月14日,二楼南书房开业。为南京首家24小时公共阅读空间,藏书3000册。

陈烨:我是陈烨,2008年辞职之后,我在家读了一年的书。之后的几年,经常组织一些文化沙龙,大家以书会友。2014年底江苏在全国率先提出“全民阅读”,我觉得,是时候该做些什么了。当年南书房的开业通知,一晚上的点击率就超过了5万。这个城市,比我们想象中更渴望阅读。

亮着灯的民国老楼,走动的时钟,暖黄的壁灯,植物,看书的人..... 

陈烨:开办书店这个过程当然不是一帆风顺的,最头疼的就是资金问题。不过从2015年,省里开始推进“全民阅读”,我们有了一个好的政策氛围,后来很多社会力量参与众筹,不少朋友也给了很多帮助,慢慢就好起来了。

2015年二楼南书房开业至今,日均访客超过200人,二楼南书房也从一家扩张为五家,书店总面积由原来的70㎡扩大到超过700㎡。

陈烨推开二楼南书房的木门,转场进入江东书房。

陈烨:这里是江东书房,二楼南书房和南京江东街道合作的一个阅读空间。

9月23日14点45分·江东书房,藏书3000册。   

南京市江东街道苏宁睿城社区书记王胜香:社区给予他们场地支持,让我们的居民得到实惠。2015年开始,国家也鼓励政府向社会力量购买公共文化服务,另外,我们社区的年轻人比较多,有这样的需求。 

陈烨:书店的意义不只是卖书,更重要的是跟周围产生关联,努力成为社区所需要的一分子,让自身具有社会性。和政府合作,进驻基层社区,是二楼南书房应该走的一条路。

2015年7月到现在,二楼南书房已经相继在江东街道、江宁图书馆、中央门街道等地成立阅读空间,这种书店与社区的模式也是南京首创。之后,陈烨提出了“书千计划”,获得2016年江苏省文化创意设计大赛"紫金奖",就是用三十天,在基层社区构建高品质阅读空间。

书友:是喧嚣城市中的一片栖息地吧。

书友:凌晨再黑,总有一间书店可以收留你。

陈烨:不关灯的书房,不灭的理想,我们希望更多人让阅读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自2013年到2016年,江苏成年居民年人均阅读量从7.01本增加到12.61本,成年居民综合阅读率从82.2%上升到86.12%,名列全国前列。

阅读,与我们的城市,共生共长。

(江苏广电融媒体新闻中心记者/许薇 王苗军 桑雨生)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