锐意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砥砺奋进的五年(12)

核心提示: 闯深水、涉险滩、抓要害,一系列动真格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精准落地。放眼全市大地,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改革亮点,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改革故事,展现着我市铿锵前进的坚实步伐。

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改革亮点,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改革故事,展现着我市铿锵前进的坚实步伐

锐意改革,为经济转型升级注入强劲动力

22

图为行政审批中心服务大厅(萧也平 摄)

从推行并联审批、编制公布行政权力等3张清单,到在全省率先实行三证合一、一照一码、不动产登记,再到推进土地征使用、户籍和公共财政均等化制度,开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五年来,我市精准务实抓改革、围绕破解“痛点”“堵点”抓改革,把老百姓和市场主体反映最强烈、最突出的问题作为重中之重,真正发挥改革的“深刺激”“强刺激”作用,激发经济社会发展活力。

闯深水、涉险滩、抓要害,一系列动真格的改革举措相继推出、精准落地。放眼全市大地,一个个令人瞩目的改革亮点,一个个振奋人心的改革故事,展现着我市铿锵前进的坚实步伐。

商事制度改革——

减少审批环节,激发市场活力

“当天就办下来了!”日前,90后青年杨超来到行政审批中心注册登记窗口,领取了一张“五证合一、一照一码”的营业执照,“换作以前,这几个证照跑下来,估计得一个月……”

“五证合一”是我市全面实施商事制度改革的亮点之一。

近年来,我市商事制度改革在多方面落地开花。2014年3月,我市启动商事制度改革;2014年12月,我市在全省率先探索推出企业“三证合一”并联审批制度,并颁发了全省首张同时加载着企业注册号、组织机构代码和税务登记号的营业执照;2015年9月,我市实施“一照一码”登记制度,将原营业执照、组织机构代码证、税务登记证的登记方式,更改为一次申请、一个证照(营业执照)、一个登记码(统一社会信用代码);去年5月,我市再次全面放宽住所登记申报制,允许“一址多照”,最大程度简化办照流程……一系列改革大大激发了创新创业活力,在我市,创业做老板变得越来越便捷。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来自市场监督管理部门的数据显示,商事制度改革实施的第一个月,全市就新设立企业309户,比同期的165户增长87.2%。而截至昨日,新政实施三年多来,全市新增市场主体34947个,其中新设立企业11125家、个体户23438个。如今,平均每天有近40人成为“小老板”,全市经济发展迸发出更多活力。

勃勃生机,源自改革。无论是三证合一、一照一码,还是推行商事登记全程电子化,我市始终都在努力让信息多跑路,让企业和群众少跑腿。如今,兴办企业和市场投资的活跃反映出我市营商环境的日益优化,这很大程度上得益于商事制度改革,而正是源于不断完善的“信息代替群众跑路”,我市商事制度改革的步伐才会越发铿锵有力。

简政放权——

力争“不见面”,打造“不打烊”网上政府

今年5月,筹备在我市经商的吴忍来到银行激活EID卡电子签名账户,银行帮助录入申报信息后,市场监管部门后台立即接到申请信息进行预核准,随后,电子营业执照立即生成,吴忍拿到了我市首张全程电子化登记营业执照,成为众多“放管服”改革受益者中的一员。

“他之所以能够全程电子化登记,源于我市正在推进的‘不见面’审批新模式。”据悉,今年6月,我市“e办事”网上审批服务平台正式上线,“不见面”审批实施方案和第一批清单对外公布,首批9个部门83项行政审批项目全部上线。之后,我市还将梳理第二批“不见面”清单,确保6类政务服务事项80%以上纳入“不见面”清单,力争实现群众和企业到政府办事“不见面”或“见一次面”。

审批晒在阳光下,并非一蹴而就,简政放权的成果离不开我市一以贯之的锐意改革。自我市实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以来,行简政之道、激活力之源,不断深化“放管服”改革,在镇江辖市区率先开展企业投资建设项目“多评合一”,推行“多证合一”,取消了审批申报要件中的“模糊兜底条款”,初步建立了“不进一扇门、不找任何人、办成所有事”的“e办事”审批服务平台,全市“放管服”改革为我市经济发展注入一支强心剂。

随着我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纵深推进,在充分释放市场活力的同时,又如何避免简政放权后可能出现的监管跟不上等问题?三年多来,我市陆续出台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加强事中事后监管的意见》《丹阳市事中事后监管责任清单》,并建立随机抽查机制加强事中事后监管。在优化服务方面,以市行政审批服务中心为便民利企主阵地,优化证照类项目流程,压缩办结时限,稳步推进“多评合一”,项目评估及手续办理周期由原来161个工作日压缩至36个工作日以内,今年6月份我市还正式启动重点建设项目模拟审批服务。

“‘放管服’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市编办相关负责人表示,政府部门将进一步做好简政放权的“减法”,加强监管的“加法”和优化服务的“乘法”,营造高效、规范、透明、智慧的政务服务新环境,真正把我市打造成审批更简、监管更强、服务更优的投资沃土。

爬坡过坎——

改革向深处发力,一子落而满盘活

改革迈向纵深,必须把要啃的硬骨头找出来,把要涉的险滩标出来,在节骨眼、要害处用力,做到“一子落而满盘活”。

五年来,我市突出深化改革,按照改革目录清单加快政策落地,各项改革有序推进。行政审批制度改革上,将时间压缩、审批提速、办事方便作为衡量简政放权成效的标准,严格落实权力清单、责任清单和服务清单,确保“清单之外无权力”;加快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全面完成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农村集体建设用地和宅基地使用权确权登记颁证;在全省率先实行“三证合一”和“一照一码”,全面推进不动产登记;成为全省首家“军民结合产业示范基地”,创成国家级“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军民结合)”……

在众多改革目录清单中,农业综合改革是我市改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我市作为省农村改革试验区,于2015年率先在镇江市开展农村产权交易市场建设试点,目前全市各镇(区、街道)均依托镇公共资源交易中心成立了农村产权交易服务中心,实现了与省农村产权交易信息服务平台的互联互通。在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方面,自2016年12月28日第一批证书发放到相关农户手中后,目前全市各镇(区、街道)证书发放率已达到96%。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五年来,我市聚焦民生难点热点,集中推出一批含金量高的改革举措,有力释放改革红利,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进一步增强。

(陈静)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