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生根
1970年,党中央、国务院发出了“农业学大寨”的号召,在全国范围内如火如荼地掀起“农业学大寨”的热潮。丹阳县也不例外,当县委、县政府召开全县“农业学大寨”的动员大会时,正值农村秋收秋种大忙季节。县委、县政府要求各系统以实际行动组织人员下乡帮助农村秋收秋种,还要开展调查研究,并写出有分量、有质量的调研报告,探索如何因地制宜,“农业学大寨”的新路子、新方法。我们交通系统被分配在大泊公社晓墟村支农。
第一天清晨,阳光明媚、秋高气爽。交通局局长徐殿春带领交通系统100多名干部和职工,步行十多里路来到大泊晓墟村。刚进村就有上百名村民在村口旁敲锣打鼓地欢迎我们。我们进了村,村干部早已将生产队闲置的仓库打扫得干干净净,并在地上铺上一层厚厚的稻草。我们打地铺住了下来。为了不给农民添麻烦,我们自开伙食,每餐一菜一汤,隔日还有一点小荤。
当天下午,我们就到田头干起活来。首先是割稻子,我们绝大部分是城里人,从未干过农活,用镰刀割稻子显然笨拙,老农手把手教我们如何割稻子,慢慢地我们掌握了割稻子的要领。我们一些科室干部,坐惯了办公室,头低田地、背朝天地割稻子,时间长了就腰酸背痛,大汗淋漓。有时一不小心,手指头被镰刀划破,鲜血直流。简单包扎一下后,稍休片刻,便继续挺着坚持干下去,这才知道农民种粮的辛劳,真正体会到“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的深刻内涵。
四、五百亩的水稻,经过我们十多天的奋战全部收割完毕。接下来是秋种,农民耕地,我们田头施肥。从肥料场地到田头有1里多路,我们用竹簸箕挑肥。港务处搬运工人凭借身强力壮的优势,百来斤的担子压在肩上不在话下,快跑快运。我们科室干部也不示弱,与他们比试着。毕竟我们这些科室干部身单力薄,最终败下阵来。
支农期间,我们与村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他们特地送给我们食堂土特产——百来斤山芋。我们港务处也送给生产队2辆小板车,以作留念。
为了写好调研报告,我边劳动,边走访许多农民,进行实地采访。晓墟村并不大,只有上百户农家,田少人多,平均每人不足8分地,以种粮为生,是当地出了名的贫困村。他们那里流传这样的顺口溜:“队长哨子吹得响,社员齐上田头忙;干好干坏一个样,磨起洋工混时光;一工只有八分钱,家家穷得叮叮响。”
根据该村丘陵沙质土地,适宜种茶和桑树,发展茶叶和养蚕业。我撰写了《因地制宜学大寨,开发多样化种植,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调研报告,认为要发展农村经济,必须打破单一的种粮模式,转变传统观念,开拓多样化种植。几经修改,上报县委、县政府,我的调研报告受到县领导好评,并将调研报告转发到各公社,作为互相学习交流的借鉴材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