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火一下子窜得很高,屋后头的水杉树都烧起来了,眼看着就要烧到电线了,我赶紧拎水去浇。”说起今年夏天那次救火经历,今年78岁的司徒镇丁庄村村民张信俊仍然心有余悸,一旁共同参与救火的75岁村民张锁林也说道:“当时的情况太紧急了,要是不赶紧控制火势,不少房屋都要受灾呢!”原来,今年5月29日,丁庄村一户村民家的鸡棚突然着火,火势发展迅速,发现火情后,村民张锁林、张信俊、陈书千三人赶紧前去救火,一些村民也纷纷加入其中,在大家的努力下,火势得到一定的控制,并被接警赶来的司徒消防中队的消防员们顺利扑灭。而在此次火灾中发挥重要作用的张锁林、张信俊、陈书千三位村民也作为代表受到市见义勇为基金会的表彰和嘉奖。
近日,记者来到司徒镇丁庄村,见到了三位见义勇为村民中的两位,即张锁林和张信俊,村民陈书千因事外出未能采访。听闻记者想要了解5月底救火事件的详情,张信俊老人指着屋前一栋房子告诉记者,那就是那次着火的陈连发家,着火的就是他家搭建的鸡棚。“那天是下午了,大家都在家午睡呢,我们是下午要出来干活才起来的。”张信俊告诉记者,当时第一个发现着火的是住陈连发家对面的老人陈照亭,发现着火后,今年87岁的陈照亭老人赶紧喊人救火,并拨打了119火警报警电话。张信俊说,当时他是第一个到达着火地点的,一看,火势发展很是迅猛,“鸡棚边上堆的都是柴火和麦秸秆,当时天气又热又干燥,风还不小,屋后头的水杉树都烧起来了,树附近还有电线,烧起来可不得了。”见到如此紧急的情况,张信俊赶紧拿着桶跑去边上塘里拎水往烧着的柴火上浇,延缓火势的蔓延……当时张锁林正在自留地里劳作,一抬头,发现村里冒起一股浓烟,立即意识到村里有地方失火了,赶紧回村帮忙。“当时陈连发家的小水泵正好在走廊下,陈书千就把它放到了水塘里,我也拿来水管接上,从塘里打水救火,后来我又把自己家的水泵接上水管,从另一口井里抽水救火。”张锁林说,当时他和陈书千、张信俊三人,从三个不同的角度向着火点浇水,“因为我们的水泵都是平时用来浇菜的,水管细,要想靠这灭火难度还是有点大,不过火势肯定是被控制住了,等到消防员来了,他们那个水泵大、水管也粗,不一会儿就把火给灭了。”张锁林告诉记者,由于村里道路比较狭窄,司徒消防中队的消防员们只能把车辆停在村外,自己带设备进来救火,经过大家的共同努力,大火终于被扑灭。由于救火得力,除被烧毁的鸡棚和一棵水杉树,火灾并未影响其他房屋、电线等。此外,除了三位老人,还有不少村民也纷纷帮忙救火。“我们隔壁有个小姑娘,叫陈梦怡,今年才13岁,她也帮忙救火呢!”张信俊说,发现着火后,陈梦怡也帮忙打水,用脸盆接水帮大人们救火,陈梦怡的奶奶虽说腿脚不便,但也帮忙接水。
事后经过调查,村民们才得知,原来当天中午,陈连发家将未完全熄灭冷却的草木灰倒在了鸡棚边上。“鸡棚边上堆的是麦秸秆,天热,风大,这秸秆也是又干又脆,见火星就着,他家的灰估计一是没有凉透,二来也是靠着秸秆太近,所以风一吹就烧起来了。”张锁林说,所幸着火点隔壁的小屋子没有窗户,火苗因此也没有点着该间屋子里堆放的柴火、秸秆,“不然这一片大小屋子都要烧起来了。”
等到救完火,张信俊才发现自己身上有一丝丝疼痛,原来,由于风大火大,火苗都往脸上、身上跑,“你看,那次救火,我身上的汗毛、眉毛都被烧没了,结束的时候才发现的。但是看到那么大的火,怎么能不去救,拼了性命也要去救。不论换作是谁,发现这种情况,都会选择救火的。”“我当时站的是下风口,火苗、热风都往我身上扑,你看我这眼睛,被火熏的,到现在都还有些看不清呢!”一旁,张锁林也说到,“但是这火不救不行呐,不赶紧救火,这村里不少人家都得招灾。我们三个其实没做什么,都是大家伙一起出的力。”
(司宣 龚佩玉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