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砥砺奋进的五年】向科技要效益 政法大数据应用形成“苏州模式”

  苏州检察人砥砺前行勇立潮头

苏州检察人砥砺前行勇立潮头

□苏报记者赵晨民

2017年,苏州市检察机关紧紧围绕改革发展大局,确立了“为民服务、为党分忧”的工作宗旨和“全省第一、全国一流”的争创目标,依法全面履行检察职能,积极稳妥推进司法体制改革,扎实推进过硬检察队伍建设,为苏州争当建设“强富美高”新江苏先行军排头兵提供了有力的司法保障。

近年来,苏州检察机关的工作成效,获得了各级领导的肯定和认可,每年有140多个集体或个人受到市级以上表彰。全市涌现1家全国十佳检察院及“四化建设”示范院,5家全国先进检察院,6家全省先进检察院。全市两级院拥有全国十佳公诉人、全国侦查监督办案能手、全国检察理论研究人才等20名省级以上优秀专业人才。

苏州市人民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闵正兵表示,依托信息化建设、人工智能等科技手段,在拥抱大数据的时代背景下,苏州市检察院将技术应用到各项检察工作中,开启了“智慧检务”的“苏州模式”。

共享平台,深度协同依托政法信息管理平台实现跨部门办案

苏州地处长三角地区中心城市,每年刑事案件总量约1.5万件,其中外来人口占比约80%,新类型案件、重大敏感案件较多。苏州市检察院下辖10个基层院,即张家港、常熟、太仓、昆山4个县级市检察院,吴江、吴中、相城、虎丘、姑苏、工业园区6个区检察院。目前,全市检察机关现有工作人员1670人,其中属政法专项编制的1093人。全市两级院以占全省8%的检察人员办理了约占全省20%的案件,检察官人均办案量居全省首位。每年立案查办贪污贿赂案件150人左右、渎职侵权犯罪案件30人左右。

为促进政法各部门之间司法办案信息资源实时、全面、有效传递,实现及时衔接、高效协同和有效监督,2009年,全国检察机关技术信息工作会议在苏州召开,明确提出推动科技强检战略全面实施,为“智慧检务”布下蓝图。昆山市检察院当年启动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的开发工作,建设覆盖市、县两级政法机关的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以下简称平台),着力推动政法工作科学化、规范化、高效化运转。

2014年苏州被中央政法委确定为跨部门网上办案试点地区,为政法部门有史以来首次、唯一。目前平台已完成一期、二期建设。自运行以来,全市公安机关交换至平台的刑事立案、破案信息110496条,检察机关通过平台受理审查逮捕案件34136件、受理审查起诉案件63625件、向法院提起公诉案件54601件;法院通过平台流转判决书50255件。全市刑事案件平台流转率达97.04%。

平台确立了案件协同、其他协同、流程监督、决策支持、知识管理、系统管理等六大功能模块。建立了覆盖公安提请逮捕、移送审查起诉,检察起诉、抗诉,法院审判,司法社区矫正等业务主线的案件协同系统,并对案件办理过程中涉及的人员换押、涉案财物流转、电子阅卷、远程提审、诉讼线索移送、委托调查等功能提供支持。

平台是在苏州各政法部门间建立的“信息共享的枢纽平台”“高效联动的协同平台”“综合信息的展示平台”“全面监管的执法平台”及“高效决策的集成平台”,有效促进政法工作更科学、更高效。

政法信息平台运行至今,已累计超过6万件刑事案件判案库,积累了大量详实的案件信息、法律文书、办案流程等数据。苏州政法部门把平台作为“数据库”“资源库”,将平台打造成政法部门之间互通互联的“信息池”。市检察院公诉二处处长王勇介绍,市检察院公诉部门常对基层进行业务指导,比如检察官在政法平台上收到公安机关对于支付宝骗取钱财案件定性的疑虑之后,承办人在政法平台中找到了很多类似案例,为什么利用第三方支付平台骗取钱财,有的定诈骗,有的定盗窃呢?针对这个问题,检察院公诉团队利用平台数据进行了分析和讨论。所撰写的论文《第三方支付平台下诈骗犯罪若干问题研究》获得2016年江苏省法学会刑法学研究会学术年会论文一等奖。

智能辅助,提质增效信息池技术流多措服务办案

通过共享平台,苏州政法机关之间实现了电子卷宗、法律文书等办案信息的及时、快速、全程网上流转,减少了重复录入和纸质文件传递,避免了人为延误和疏漏,提升了工作效率。

建立涵盖“智能查询、智能报告、智能报表、可视图表、监控管理、相关性分析、犯罪态势研判、风险预警、辅助决策”等功能于一体的政法大数据分析研判平台,依托平台进行全面分析,从而提出有针对性的更加科学的意见或建议。平台自动收集案例,充实到已判案件查询系统中,形成案例库。办案人员可有针对性地进行检索、搜集、对比分析,有针对性地改进和提高自身业务水平。

全市检察机关主动适应侦查工作重心前移的要求,与公安、房产等多家单位共建侦查基础信息平台,利用互联网开展网上初查,与省检察院、基层检察院共建职务犯罪案件侦查指挥平台、线索库、预防资料库,自行发现案件率、运用“两化”突破案件率分别占70%、90%以上,“两化”建设相关做法被省检察院现场推广。市检察院研发的智慧侦查平台正式投入使用,目前平台积累各类外部侦查信息40余类20亿余条、检察内部信息7000余万条。

利用远程视频提审系统将原来“面对面提审”变成现在的“远程视频提审”,承办人只要在专用审讯室内,通过检察专网与在看守所现场的检察辅助人员配合,即可完成讯问活动。2016年,全市两级检察院共运用远程视频提审系统提审犯罪嫌疑人3869人,节约时间3869小时(约为484个工作日),平均节约17.5%。利用远程视频庭审系统,公诉人在检察院远程视频庭审室便可完成出庭支持公诉,平均每25分钟即可办理一起简易程序或普通程序简易审案件,平均可节省约30%的办案时间。

苏州市检察院还构建了智慧侦查工作平台、指定居所监视居住办案场所信息化应用系统。吴中区检察院研发了侦查指挥突破平台,并与科大讯飞股份有限公司合作,探索智能会议系统、智能讯(询)问笔录系统、远程提讯笔录系统、远程指挥系统以及OCR 文字图形识别系统等在检察工作中的运用;探索运用智能机器人“吴小甪”服务案件查询;在调查取证中引入无人机;运用语音智能转换系统办案等,提升监督质效。

2012年,相城检察院在前期充分调研的基础上,自主开发了检委会议事系统,并进行了多轮升级完善。议事系统实现与统一业务应用系统的对接和数据交换,可以一键导入议题、发送会议通知。案卷等议题材料可扫描后以附件形式上传导入。议题材料组织完成后,委员可在会前、会中、会后根据需要随时查看。检委办工作人员在会前将议题材料一键分发给检委会委员,委员及选定的列席人员即可通过个人电脑登入议事系统审阅材料。实现议题材料安全管理。对涉密的议题材料,可设定为仅限查看,限制委员复制,并在会议结束后自动收回。工作人员可查看委员查阅情况,提醒委员做好会前准备。会议记录更新到每位参会人员电脑界面,委员在实时查看会议进程的同时,还可以自主查看议题材料及会前制作的个人备忘等。系统具有即时表决功能,委员在线提交表决意见,系统能自行统计并迅速显示表决结果。实现会后自动归档。系统可自动生成完整的会议及各项议题的台账、档案。

司法规范,强化监督积极探索苏州地方特色

立案监督无纸化操作让检察机关通过政法平台更有效进行监督,现在公安立案的信息能在系统内即时推送,因此检察人员可以第一时间找出立案监督线索,并对重点案件开展重点监督。发放纠正违法通知书也更为便利,以往开具的纸质法律文书不利于侦查机关统计,现在系统内一键即可发放,数据更为直观。

而这个只是政法平台为监督工作减负增效的一个缩影,平台数据全程留痕,可以实现提请审查起诉意见书、起诉书、判决书的“三书对照”,便于开展全流程案件评查。通过平台实现办案程序公开、办案期限警示,有效防止了违反规定互借办案时间、送达文书不及时、时间倒签、纸质法律文书随意撤回、修改等不规范现象,跨部门业务协同更加注重办案程序、办案细节、办案质量。

除常规的案卷信息外,公安机关的发案破案信息、刑事调查信息、司法行政机关社区矫正活动信息等,均纳入了检察机关的监督视野,减少了以往监督资源不足、监督范围不全、监督渠道不畅的弊端。

除了宏观的全流程监督,部门间监督也更为便利,依托全程在线的数据,实现全程动态监督。系统使政法各部门以往对执法办案质量的监督评估主要以事后监督、书面监督为主,转变为事中监督、网上监督、政法部门相互监督变为现实,逐步形成了以信息化为基础的执法规范化监督管理新模式。

吴江区检察院试点开发了预防基础信息库和司法办案活动纪检监督平台,均被省检察院推广。这些做法,大大增加了苏州检察工作的科技含量,提升了司法办案的效率和效果,一定程度上缓解了案多人少的矛盾,提升了司法公信力,促进了全市检察工作的健康、持续发展。

各检察院推广司法档案,制定了检察官及助理考评实施办法,绩效考核软件在全省检察机关网信工作会议上演示汇报,目前已在全市推广。

除了使用政法平台强化监督职能,各检察院根据当地实际情况探索司法规范的“智能检务”模式。

姑苏区检察院在构建该院微信服务平台时,专门设计了取保候审人员管理模块,探索利用微信的“位置显示+语音留言”功能,实现对取保候审人员的有效监督。该平台自2014年9月建成并投入使用以来,共对1247名取保候审人员进行登记监督。除个别年龄大、文盲不会使用微信的取保候审人员(要求保持电话畅通)外,95%以上均实现微信签到。已登记取保候审人员按时签到率达100%,无一脱保。

检务公开,服务群众信息化让工作更透明便捷

全市两级检察机关建设网上、实体“检察为民服务中心”,集案件管理、信访接待、案件查询、检务公开、律师接待等功能于一体,努力提供人性化服务。由姑苏区检察院研发并在全市推广律师服务系统,提供律师办理网上身份认证、预约会见阅卷和提交意见等业务,高效保障律师执业权,实现网上预约一分钟,现场审核一分钟,领取光盘一分钟,无纸化查阅和领取案件卷宗。虎丘区检察院自主研发的检察为民服务管理应用平台,在全国检察机关信息化网上轻应用开发活动中荣获一等奖。

开发“4e”行贿犯罪档案查询平台,通过该平台为申请人提供网上申请、网上查询、网上送达和网上验证等一体化远程服务。深入推进涉法涉诉信访机制改革,按照“诉访分离”的要求,严把“受理、审查、出口”三关,探索建立远程视频接访、第三方人员参与涉法涉诉矛盾化解、涉法涉诉检察宣告等工作制度,引导信访进入法治化轨道,相关做法在中央政法委召开的专门会议上作了交流。积极探索律师参与化解和代理涉法涉诉信访案件工作,全市成立236名律师组成的11个律师库,促进信访案件依法妥善解决。

结合案件办理,依托政法综合管理平台建立的“信息池”、数据库,突出民生导向,起草了利用P2P非法集资、精神病人犯罪、共享单车、利益群体聚集信访等案件的类案分析,其中关于网络车风险隐患、“海绵城市”排水许可管理的情况分析被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交办,促进了行业规范管理,着力维护人民群众切身利益。

制定《深化检务公开的实施意见》及法律文书公开实施方案,创新搭建案件信息公开宣传平台,成立全国首家检察新媒体中心,将全市两级院网络信息、技术与人才等资源有机整合;两级院全部开通官方微博、微信公众号,统一名称和标识,完善新媒体制度建设,率先制作全国首组检察公益海报。依托“两微一端”及时发布查办职务犯罪程序性案件信息以及社会关注的重大普通刑事案件,加强检民互动,充分保障人民群众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我市两级院案件信息、法律文书发布总量约占全省四分之一,居全省检察系统首位,相关做法被最高检作为全国典型事例予以通报表扬。今年3月,在中国社科院出具的中国检务指数透明度报告(2016年度)中,苏州检务公开透明度位居全国第六。市检察院新媒体入选“全国检察微信二十强”,工业园区院干警王栋的个人微信公众号入选“全国检察自媒体二十强”。

苏州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以及其他智慧检务平台的深度建设,将紧紧围绕司法改革总目标,按照中央政法委、最高人民检察院的部署要求,融入和服务苏州“城市大脑”建设。苏州市检察院党组书记、检察长闵正兵表示,下一步将启动苏州政法信息综合管理平台升级版三期建设,努力实现“从无到有”向“从有到优”“从优到智”的新跨越,为司法体制改革贡献出更多更新的“苏州智慧”。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