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6月份,80多岁的黄崇德老先生特地书信一封,为我市的文明城市创建“点赞”。“丹阳开展全国文明城市创建持续了三年,城市每年都在发生变化。特别是今年创建以来,全市上下更是花了很大劲,出了很多力,整个城市的变化也是非常明显。看到因创建带来的变化,我们老百姓生活在这座城市感觉特别舒畅,也甚感满意。”黄老先生信中简单的几句话,道出了他对文明城市创建的满意,更从侧面反映了群众对创建的认可!
市委、市政府提出创建全国县级文明城市以来,全市上下以“创建惠民、创建为民”为宗旨,查不足、抓整改、补“短板”、提内涵……特别是今年以来,打响了一场合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攻坚战”。创建中,伴随着一个个重点难点问题的解决,不仅提升了城市的“颜值”,改善了百姓的居住环境,更带动了城市文明素养的逐渐提高。古城丹阳因此焕发出新的迷人光彩,广大群众收获了满满的获得感、幸福感。
完善硬件,城市品质不断提升
每天傍晚都沿着122省道散步的蔡先生会不自觉地拿出手机,拍些照片给在外地工作的女儿看看,让女儿也感受下家乡城市的变化。“经过改造的122省道变成了城市的一条景观大道,与简渎河两岸的风光带相互映衬,城南风景更为靓丽。”他说,今年122省道两侧绿化的整体改造,不仅美化了城市,更让周边居民有了一个休闲的好环境,愉悦了“民心”。
家住新城市公寓的卞先生与蔡先生有着同样的感受:“我们这个老旧小区,今年经过改造后,整个面貌焕然一新,我们住着更舒心了!”据卞先生介绍,原先小区里道路不平且狭窄;落水管破损、堵塞,每逢下大雨,雨水就直接沿着墙面流淌下来。今年3月份开始,结合文明城市创建,小区得到了彻底改造,落水管全面更新,墙面粉刷一新,小区地下管道、路面、车位和绿化全面出新,还增设了手绘墙,小区环境变美了。
近年来,结合文明城市创建,我市不断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改善力度,其中为提升城乡居民的居住质量,我市每年有计划、有步骤地对老旧小区、城中村等实施基础设施改造和环境提升。截至目前,我市共投入达1.86亿元,整治城中村44个、老旧小区40个、背街小巷27条。今年,我市又对全市344个老旧小区的楼道窗户、照明和墙面全面出新;对122省道、241省道和迎宾路进行了绿化景观的改造提升,全方位提升了城市形象。当前正在对华阳苑、新城市公寓、南桥花园、双井苑小区等10个老旧小区,大考场北、上庄、西庄等城中村片区,以及2个易淹易涝片区进行改造;结合大运河四改三工程,对大运河丹阳城区段进行景观风光带的打造,不久这里将建成一个集运河休闲为一体的城市运河公园。
“这三年持续的文明城市创建,给城市品质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变化。作为老百姓,我们是看在眼里、乐在心里,更是打心底里支持创建工作。”蔡先生称赞道。
补好短板,生活环境更加宜居
练湖综合楼和老城镇家具厂多年积存的“脏乱差”,今年终于得到了解决,周边居民赞不绝口;大泊集镇道路两侧的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得到彻底整治,老百姓亦是满口称赞……
“文明城市创建对小广告的治理,真是解决了我们老百姓多年来深恶痛绝的一件事。”家住老城区的周阿姨说,以前小区每层楼的墙上、地上、门上,处处都是密密麻麻的小广告,严重影响了居住环境。“今年,全市大力治理小广告,新刷白的墙上和门上干干净净,每天进出看着清爽,心情特好。”周阿姨高兴地说道。
其实,无论是练湖综合楼等城市多年“硬骨头”“老大难”问题的解决,还是小广告“顽疾”的彻底治理,都是我市在文明城市创建中补齐城市“短板”、还居民一个美好生活环境的生动缩影。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全市上下坚持问题导向,围绕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短板”,迅速组织力量,多部门整体联动,攻坚克难,不留死角治“脏”、不留余地治“乱”,彻底解决城市“脏乱差”。今年,我市继续聚焦创建“短板”,对城市交通秩序、集贸市场、“僵尸车”、城市“牛皮癣”、“三线”、违章搭建等重点难点问题进行治理,进一步推动了城市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经过治理,城市交通秩序常态管控水平不断提升;“三线”专项整治彻底解决困扰老旧小区居民多年的顽疾;集贸市场的环境卫生不断改善,市场内外实现了环境干净整洁、经营规范有序。
同时,创建中,我市还将城乡一体化创建作为重点加以推进。各镇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加强基础设施投入,完善集镇硬件设施;加大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浓厚了镇、村创建氛围;强化集镇区域秩序管理,按照建成区的标准对集镇车辆停放、占道经营及农贸市场等加强了日常管控,让城乡百姓共享创建成果。
内涵指引,文明花香溢满人心
“能在文明城市创建中献出自己的一份力,真的觉得很有意义。”今年以来,围绕创建经常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小刘说,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城市变化,让身边越来越多的人积极支持创建。
“现在每天穿行于大街小巷、公园绿地,都是一种享受,形式丰富、图文并茂的公益广告、手绘‘文明墙’养眼、养心,让人在无形间就受到了教育和启迪。”家住公园新村70多岁的朱大爷由衷赞叹道,这些充满创意的公益宣传会把文明的种子根植于心。
据介绍,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市注重内涵引领,城乡街头增设了形式新颖、内容丰富的公益广告小品;结合老旧小区改造,对破旧墙面出新,以手绘文化墙的形式弘扬邻里互助、诚实守信等人文精神,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胡同文化”;着重打造了好人公园、好人宣德馆、德善一条街、家风家训一条街、二十四小时书店暨志愿者精神展示馆等一批城市的“人文亮点”。同时,我市还特别制定了贯穿全年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计划,开展“好司机评选”“文明家庭评选”“爱心驿站征集”等活动,潜移默化中提升了市民素养;志愿服务成为了“城市自觉”,广大志愿者利用双休节假日走上街头开展各具特色的专业化、岗位化的志愿服务。通过创建内涵的引领,凝聚了民心,使得“文明”逐渐内化为城市发展的基因,外化为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实际行动。
此外,今年,我市还开展了文明城市创建“全城大走访活动”,组织机关工作人员对城市的社区进行走访,倾听群众意见,列出问题清单,做到简单问题即知即办、复杂问题分类落实,夯实了创建的群众基础,使得群众对创建的满意率不断提升。
不忘初心,继续努力。“创建惠民、创建为民”、“一定要把创建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是我市文明城市创建的“初心”。对照着“初心”,丹阳一直在坚定且努力地前行着,不断在“补短板”“见长效”上持续发力,以期文明之风滋润曲阿大地,给广大城乡老百姓带去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忆严)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