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和群众打交道的本领 提升帮群众解难题的能力

大走访促进党员干部“一线学习”

核心提示: “今天到稻田旁,明天到果树下,后天到蔬菜地边,在暖企惠民大走访中,信访局的党员干部时时刻刻都走得了‘田埂头’。”市信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几乎贯穿了该局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全程的行为准则,正是众人摸索提升与群众打交道能力的生动实践。

本报讯 “今天到稻田旁,明天到果树下,后天到蔬菜地边,在暖企惠民大走访中,信访局的党员干部时时刻刻都走得了‘田埂头’。”市信访局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这条几乎贯穿了该局党员干部进村入户大走访全程的行为准则,正是众人摸索提升与群众打交道能力的生动实践。

据介绍,自暖企惠民大走访开展以来,该局走访一线的党员干部就将“进门入户坐得了灰板凳”当成了“工作法宝”,用点滴亲民的小举动赢得了广大群众的信任,“距离感”没了,大走访活动的实效愈加显现。信访局一科室的年轻党员说,大走访中他和一众同事们都抱着“甘当小学生”的态度,真正走到了农村一线去“适应”、去“体验”、去“历练”,而所学所获也超出了自己的预期。“通过这轮大走访,我们知道用什么样的语言、什么样的方式可以真正走近老百姓的身边,听他们跟我们讲知心话,也让他们愿意听我们说实在话,为今后如何做群众工作积累了很多经验。”

善于与群众打交道,让党员干部们在大走访中完成了“走进家中、走近身边”的第一步。“敲开老百姓的家门,叩开老百姓‘心门’之后,我们还要把群众的心声记在本上,放在心里,落到实处。”正如交运局有关人士所说,自8月下旬该局集中开展大走访活动以来,始终以解决好民生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最迫切的需求、问题落小落细落到位,确保件件有答复、有落实。

据了解,为了确保大走访真正取得实效,提高群众满意度,该局还率先组织全局上下开展关于大走访的讨论,听取并吸收对大走访提出的有效建议和意见,建立了“一户一卡”制度。“我们在走访中,除了调查和询问被走访对象的实际情况,还会主动把统一制作的联系卡交给受访者,并将自己的联系方式写在上面,目的就是方便他们在大走访之后碰到新问题、新难题也可以及时与我们联系。”参与走访的某科室相关负责人表示,“一户一卡”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一窝蜂、一阵风,让大走访真正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留下自己的‘名片’,我们想到的是要把群众的呼声更好地落实,把他们的困难更好地解决,这样既是兑现自己的承诺,也是希望赢得他们的信任。”针对访仙镇萧家村村民反映的村里道路修建和镇村公交的问题,经过研究,该局已将其列入2018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计划;针对大定船社区居民期待的户外健身广场,该局计划与社区开展共建……一个个百姓心头“大事”、“难事”的“消化”,不仅展现了交运局为民服务的决心,更体现了“交运人”解决问题能力的提升。

“走访过程中收集到的问题数以百计,如若不加以科学整理归类,那么我们在解决过程中便不可避免地会出现‘重复工作’、‘低效甚至无效劳动’的情况。”市安监局办公室主任刘栋结合自身以及该局党员干部走访所历所得,指出“高效实效解决走访收集问题的关键在于科学细致地分类、归总、分析、分办”。“我们在赴陵口居庄走访后,一开始也经历了‘收到问题立马办’的‘盲目热情’阶段,而随着走访的深入,我们就发现很多百姓提出的问题、难题其实是相似的,那么集中力量、统一解决便比‘一次办一事’更具效率性。”刘栋表示,在走村入户为民服务的实践中,走访人员实际上会遇到诸多“需要学习”、“需要咨询”、“需要合作”的实例,而深入的调查研究便成为“谋事之基”,科学的分析施策便成为“成事之道”。“我们将走访收集到的问题汇总,然后经过更深入、更细致的实地调查研究,再将问题按轻重缓急、按涉及类型细致划分,而后通过自查资料、自学文件或者集中咨询、集中上报等各种方式推进解决。”可见事实已表明,“安监人”科学地因“类”制宜释疑解难的能力提升,切实推动了该局大走访深入高效地开展。

诸如此类的实例在大走访中比比皆是。无论是参与者还是旁观者,都见证了党员干部在走访过程中经历各种实践历练实现了能力的大提升。毋庸置疑,会走访、会释疑、会解难的“多面手”党员干部更是大走访取得实效的保障。

(尹媛)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