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让小强重拾家庭温暖
华南实验学校接收小强上初中,村委会帮其办理了低保,爱心继续接力
本版自2017年1月21日、2月18日、4月1日相继刊登了《我想有个家》、《邻家,成了临时的家》、《小强在城里安了家》三篇报道后,小强(化名)的命运以及他的现状一直备受关注。近日,小强的姑奶奶再次联系上记者,称小强的生活有了很大的改善,无论是学习状态还是生活状态都很不错,于是,记者又走进小强的日常,了解他的近况。
日常生活中,小强坚持自己的事情自己做。
小强有了自己的写字桌。
小强融入到了新的学习环境中。
事件回顾:无家可归的孩子在丹阳城区安家
2017年春节前,家住导墅镇里庄村13岁的男孩小强遭遇了家庭的重大变故,成了无家可归的孩子。小强的家庭情况较为复杂。在他很小的时候,生母与父亲离婚,母亲回了老家重新组建了家庭,小强则跟着父亲在丹阳导墅镇里庄村生活。之后,父亲再婚,小强便一直由继母照顾。没过多久继母生下一名男孩,家庭负担变重。后来,小强的父亲又因为犯事被警察带走了,继母和父亲离了婚,小强的去留成了问题。此外,小强的奶奶已经去世,爷爷重新找了老伴,而且脑梗后的他自己的生活都需要别人照料,收留并抚养小强显得心有余而力不足。一个13岁的小男孩一下子成了无家可归的人。
当地村委会得知小强的遭遇后,进行多次慰问帮助,并在邻里间协调,暂时将小强托给邻居照看,但这并不是长久之计。之后,小强的远房亲戚,被小强称呼为姑奶奶的王女士从丹阳城里赶回导墅镇里庄老家,取得了小强监护人的资格,将小强带回了丹阳城里生活。然而,搬家容易,小强入学的事情该怎么安排呢?这成了王女士急需解决的问题。
“多亏了教育部门,特事特办,仅一天的时间就把小强转学的事情解决了。”王女士激动地说,她把小强的遭遇和现状告诉了教育局的领导,负责人确定小强就是报纸中连续报道的那个孩子后,经过多方核实,根据相关规定给予了及时的帮助和关爱。当得知小强住在南门大街时,丹阳实验小学接收了他,小强顺利实现了就近入学。
至此,小强算是有了一个家,而且在城里安顿了下来。
生活进展:感受家的小温馨 接受社会大帮扶
今年60多岁的王女士常年在南门大街租了店面卖米酒,接来小强后,他们两个就一直居住在店里。当记者来到小强的房间时看到,里面的摆设虽然简陋,但布置得整齐而温馨。“这里有专门的一张床供小强休息,还有专门的书桌供他写作业学习。”王女士说道。小强对目前的生活条件也表示满意,不仅把卧室收拾得干干净净,就连学习用品也摆放得井然有序。“你觉得住在这里习惯么?”面对记者的提问,小强显得很开心,笑着点头表示很喜欢这里。
转眼间,小强到了小升初的阶段,王女士又为此伤了神。“华南实验学校的校长得知小强的情况后,经多方核实,通过多方努力,终于在9月1日开学之前帮小强办理了入学手续,真的非常感谢。”王女士说道。9月1日开学当天,王女士带着记者一起来到了小强所在的班级,小强精神抖擞,已经融入到了新学期的学习氛围中。班主任老师介绍称,入学之前,校长已经将小强的基本情况告诉了她,当老师接触过小强后,她认为这孩子乐观、善良、上进,是念书的好材料。“对于小强,我们会全程跟踪照顾,目前他表现得积极乐观,比较容易融入学生之中。”班主任老师说道。
此外,根据小强的实际情况,导墅镇里庄村村委会也十分关心他的生活,经过多次核实,村委会的工作人员向民政部门申请,小强的低保也办了起来。“他的情况比较特殊,我们也多次上门核实他的情况,经过多方努力,终于帮小强办理了低保。”村委会会计说道。
“真的非常感谢社会上关心和帮助小强的人,孩子的遭遇虽然是不幸的,但是有了大家的帮助,他也是幸运的。”王女士感激地说道。
爱心接力:以感恩的心做着力所能及的善事
王女士告诉记者,在与小强生活期间,她也让孩子懂得了如何感恩。“我要让他知道,今日安定温馨的生活离不开社会爱心人士的帮助。”王女士称,之前小强无家可归的时候,有两位女律师资助过小强的生活,她们还亲自来到小强生活的地方进行慰问,这些小强都亲身经历过。之后,无论是村委会,还是后来城里接收他的小学、中学,都给他的成长带来了正面积极的影响,所以如今的小强很懂得感恩,他把回报爱心人士的想法化成了勤奋读书的动力。
今年暑假,小强还参与了卖报活动,把卖报的钱用来资助被煤气烧伤的两岁小女孩,这也让王女士倍感安慰。“他闲下来也学我一样,经常看报纸,关心身边事,当看到丹阳日报上有人求助时,主动提出来奉献一片爱心,这让我感到很欣慰。”王女士说道。
如今,小强将进入新一轮的学习当中,我们希望他能像其他孩子一样,接受好的教育,将来能成为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张敏 王孝风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