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入基层 “心”入百姓

核心提示: 在访仙镇萧家村村民张志明家中,有一张小小的联系卡,上面写有交运局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这是前几天大走访时,交运局的走访人员主动留给我的联系卡,让我在大走访之后遇到什么难题,也可以及时地与他们联系,他们会及时予以答复或帮助解决。”张志明说。

“身”入基层 “心”入百姓

交运局建立“一户一卡”制度促“大走访”长效化

本报讯 在访仙镇萧家村村民张志明家中,有一张小小的联系卡,上面写有交运局工作人员的联系电话。“这是前几天大走访时,交运局的走访人员主动留给我的联系卡,让我在大走访之后遇到什么难题,也可以及时地与他们联系,他们会及时予以答复或帮助解决。”张志明说。

“只有把群众的心声记在本上,放在心里,落到实处,才能真正通过大走访敲开老百姓的家门,叩开老百姓‘心门’。”交运局有关人士介绍说,自全市开展“暖企惠民”大走访以来,交运局牢牢把握大走访要求,围绕大走访开展了大讨论,从实际出发,以百姓为根本,切实有效地走在村、访在户、暖在企、惠在民,做到了既“身”入基层,又“心”入百姓。根据大走访搜集的民声、民情、民意,以解决好民生问题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把群众最迫切的需求、问题落小落细落到位,确保件件有答复、有落实。

据了解,访仙镇萧家村和云阳街道大定船社区是交运局的“走访对象”。8月21日开始,该局统筹安排,组织人员利用晚上下班时间、休息日等时间段深入村、社区的每家每户开展大走访活动,8月26日至29日四天时间里更是进行了集中大走访,共走访了企业17家、农户1000户、城市社区3000余户。大走访中,工作人员带着入户和入企调查表、纪实表、走访日记本走进居民家中、企业生产一线,耐心沟通,用心记录群众生活的困难和期待,帮助企业协调解决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和困难。当走访中时常遇到不敢开门的独居老人时,该局的党员同志更是充满了耐心和恒心,屡次上门,多次解释,最终赢得了老人的信赖,听到了最真实的声音。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为了确保大走访真正取得实效,提高群众满意度,该局还率先组织全局上下开展关于大走访的讨论,听取并吸收对大走访提出的有效建议和意见,建立了“一户一卡”制度。在大走访过程中,除了调查和询问企业、居民、村民的实际情况,还主动把统一制作的联系卡交给受访者,将自己的联系方式留给受访者,以方便受访者在大走访之后碰到新问题、新难题可以及时地与走访者联系。

“我们村里的道路状况不太好,村民出行不便,希望能够得到修建。”“我们社区希望能够增添一些健身器材,让社区居民拥有一个户外健身广场。”“镇村公交的有些站点、线路建议可以优化一下,让村民出行更便捷。”……在走访村民、社区居民的过程中,面对群众提出的问题与期待,交运局“从百姓最期盼的事着手,从企业最关切的事做起”,按照“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建立问题收集、汇总、分办、督办、销号、反馈的责任清单,做到谁收集、谁汇总、谁解难、谁反馈,确保件件有落实、事事有反馈。针对访仙镇萧家村村民反映的村里道路修建和镇村公交的问题,经过研究之后,该局将把萧家村的道路修建列入2018年农村公路提档升级计划,对镇村公交线路进一步优化,解决萧家村村民出行问题。此外,针对大定船社区居民期待的户外健身广场,该局计划与社区开展共建,帮助居民实现拥有户外健身广场的愿望。

“‘一户一卡’制度可以有效地避免一窝蜂、一阵风,防止出现虎头蛇尾,前热后冷现象。”交运局该人士表示,“一户一卡”制度实际上就是大走访的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

(邹学伟 忆严)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