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扬州段沿线分布着众多文化遗产,扬州始终坚持保护为先、活态展示的理念,在保护中不断传承、弘扬运河文化,使千年运河的悠久文化不断传承、滋养后人。
《扬州新闻》记者在大运河扬州段的监测预警平台了解到,预警监测平台通过远程系统与国家文物局信息中心相连,实时上报大运河扬州段水位、水质、遗产点保护等情况,发现问题及时预警,从而实现对大运河动态的保护。
扬州市文广新局副局长、原大运河联合申遗办副主任姜师立告诉记者,预警监测平台是运河遗产保护中的一种科技手段,目前国家文物局要求对大运河的通用平台进行提升,下一步将在运河遗产保护中发挥更好的作用。
除了架起遗产保护的“千里眼”,扬州还给遗产点划定了“保护圈”。根据《大运河扬州段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办法》,扬州在遗产点段建立起统一的大运河遗产展示与标识系统,并划定红线区,禁止商业开发和人工活动。
除了致力于对遗产的保护外,扬州还对一些已经“荒废”的遗产点进行保护性修复,使其成为“活态”大运河的重要组成部分。以著名的清二十四景为例,这几年,扬州陆续修缮和恢复了“双峰云栈”、“石壁流淙”、“蜀冈朝旭”等景观,让清二十四景重现辉煌,运河文化内涵进一步彰显。瘦西湖风景区管理处副主任申晓刚介绍,二十四景的重现,不仅展现了扬州园林独特的风貌,也体现了与大运河的历史渊源,目前已经成为游客体验旅游与文化的胜地。
放大运河文化金字招牌,近年来,扬州以大运河为蓝本,推出了大型歌剧《运之河》、大型园林实景演出《春江花月夜》等一批文艺作品。近日,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正在积极创作以大运河为题材的系列木偶剧《运河之花》,目前剧本已经初步完成。
江苏木偶剧团团长、扬州市木偶研究所所长戴荣华介绍,《运河之花》讲述的是发生在运河两岸一些民间的传说故事,同时该木偶剧也是为了打造和挖掘传承运河之间的历史,今年将陆陆续续创作很多优秀的短剧。
未来,扬州还将建设一批运河文化博物馆、展览馆和主题公园,争做运河文化产业发展的示范,真正将运河资源转化为国际文化旅游资源的金色名片。其中邵伯打造的运河水工展示馆,目前正在编写方案中;槐泗的运河船舶文化馆也拿出了初步的方案。在扬州城区,未来还要推进大运河博物馆的建设,填补中国没有大运河博物馆的空白。
作为世界上最古老、历史最悠久的人工“黄金水道”,目前大运河仍在经济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如何让“黄金水道”永续辉煌、造福百姓?是值得扬州人好好思考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