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缝纫机绣:江南女红的传承

核心提示: 地处江南腹地的丹阳南部水乡,刺绣水平是评价一个女孩子的重要标准。

1982年的获奖作品《花开富贵》,其工艺非常复杂,不可谓不是当时的缝纫机绣经典。

细节

旧社会,受农耕文化的影响,女子从小得学习描花刺绣,纺纱织布,裁衣缝纫等女红活计,在江南一带尤为重视。地处江南腹地的丹阳南部水乡,刺绣水平是评价一个女孩子的重要标准。图案秀丽、色泽文静、针法灵活、绣工精致,服饰、被面、枕套、台毯等无一不体现了江南传统女红的文化价值。

缝纫机绣就是在这样的民间传统手工刺绣基础上传承发展起来的一种绣品。20世纪六七十年代,随着工业化的发展,缝纫机走进了人们的生活视野,并成为了女孩子最重要的陪嫁。由于它既不失传统,又便利快捷,缝纫机代替手工刺绣逐步开始发展起来。随着市场经济的逐步开放和发展,妇女开始从家庭走向社会,在各地政府和妇联的支持下,先后成立了以机绣为业的绣花组、绣花社,后来转为绣花厂或绣品厂,专门从事机绣的研究和生产,由散居的民间制作开始了有组织的规模行业生产。当时丹阳南部成绩突出的有吕城绣品厂、白基绣品厂等,它们几乎都是在1960年前后创建的,自行探索研究,自己培养技术骨干。如吕城的陶耀梅,借鉴江南民间传统刺绣中的“散套针”技法,结合机绣的运针规律,成功地发明了机绣“长针绣”,极大地丰富了机绣表达能力,奠定了机绣针法两大体系基础,即“长针绣”体系和“直针”亦称“打子针”体系。

丹阳知名纺织企业堂皇集团从1986年创建时起,就非常重视科技专业人才的培养和使用,成立了专职设计室和技研组,涌现出以姜冬仙等为代表的缝纫机绣优秀设计师。他们同绣制人员密切合作,刻苦钻研,创造发明了20多种机绣针法,作品曾获得“全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和“国际博览会金奖”。同时,我市的“堂皇缝纫机绣”项目于2013年7月被镇江市文广新局公布为第四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名录,其项目传承人姜冬仙于2016年1月被镇江市文广新局公布为第三批镇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代表性传承人。

(文广新 荆红 张吴 文/摄)

责任编辑:庄东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