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常态”确立中国经济全新历史坐标

核心提示: 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

  

2014年5月9日至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南省考察工作。图为5月10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铁工程装备集团有限公司盾构总装车间同现场职工亲切交流。新华社记者 鞠鹏 摄

花开红树乱莺啼,草长平湖白鹭飞。昔日因环境恶化一度绝迹的鹭鸟重返广东佛山南庄镇绿岛湖,让南庄这个著名的建陶名镇不仅再焕生机,更是重见碧水蓝天。

位于珠江西岸的佛山,30年来经济发展迅猛,GDP年均增速16%。然而由于当地传统企业工艺低端,设备落后,污染严重,仅占全市工业总产值7%的陶瓷产业,能耗却高达20%,粉尘的排放竟然占到九成。

痛定思痛后自我革命。佛山誓言“拒绝污染的GDP”,提出“存量优化、增量优质”,以“互联网+智能制造”为重点,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淘汰落后产能。目前,陶瓷产量减四成,能耗和二氧化硫减排放大幅减少,产值和税收均增长1/3。

今日的佛山,已经实现“经济佛山”与“生态佛山”比翼齐飞。2016年佛山GDP达到8630亿元,人均GDP达11.61万元,位居全省前列。在广袤的中国大地上,无数个像佛山这样的鲜活案例,正在积极适应、把握、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

处大事贵乎明而能断,临大势贵在顺而有为。

“老路既行不通又走不远,必须开辟新的发展路径,激发经济潜力,引领经济发展走向更加光明的未来。”

“我国经济正在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复杂、结构更合理的阶段演化,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

“必须把改善供给侧结构作为主攻方向,从生产端入手,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扩大有效和中高端供给,增强供给侧结构对需求变化的适应性。”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冷静观察、缜密思考、科学判断,明确提出了经济新常态理论,确立了中国经济全新历史坐标,以坚定的战略定力指导着中国经济新实践,不断开拓出中国经济发展新境界。

准确把握中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

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河南时指出,“我国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我们要增强信心,从当前我国经济发展的阶段性特征出发,适应新常态,保持战略上的平常心态。”“新常态”一词在公众视野里第一次出现。2014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APEC工商领导人峰会上首次对“新常态”进行了阐释,提出“新常态”的三个显著的特点:“一是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二是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升级;三是从要素驱动、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

“认识新常态、适应新常态、引领新常态,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我国经济发展的大逻辑。”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综合分析世界经济长周期和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及其相互作用作出的重大判断。

经过改革开放几十年的高速增长,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然而投资、出口的拉动力越来越小,土地、劳动力等要素价格越来越高,资源、环境的约束越来越紧。中国的经济总量不断增大,站在更高起点上的中国,面对诸多挑战,继续保持双位数的粗放高速增长,既做不到,也没必要。增速换挡符合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

从国际经验看,后发追赶型经济体人均GDP达到1万美元左右,增速普遍回落,而一些成功跨过“中等收入陷阱”的经济体,大多是通过改革创新进入稳健的中高速发展阶段。当前,我国相当一部分省区市已经迈入“人均1万美元俱乐部”,增速放缓势在必然。

新常态既是前所未有的挑战,更是千载难逢的机遇。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新常态是一个客观状态,并没有好坏之分,我们要因势而谋、因势而动、因势而进。”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这不仅要求我们要准确认识,更应抓住新常态带来的机遇,主动适应、积极引领新常态。

放眼全球,虽然世界经济复苏依然乏力,仍有很多不确定性,但是可以预见的是新一轮科技和产业革命蓄势待发,孕育着时不我待的历史性机遇。

“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没有改变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判断,改变的是重要战略机遇期的内涵和条件;没有改变我国经济发展总体向好的基本面,改变的是经济发展方式和经济结构。”习近平向全世界传递着“中国信心”,也向世界表明,中国有能力引领新常态,创造新一轮的经济发展奇迹。

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引领经济新常态

“现在做企业,只要合规合法,就不会卡在证照上,商事制度改革,让做生意起步变得简单了。”足不出户,两天就拿到了营业执照的北京市某科技公司负责人明红说。

在全国范围内全面实施的商事制度改革,使商事主体的准入门槛大大降低,让创新创业的源头活水不断涌入。

据统计,我国2016年平均每天新设企业是1.5万户,今年上半年就达到1.6万户。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新兴服务业、“互联网+”大量涌现,成为经济新常态下结构转换的缩影。

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中国经济要向形态更高级、分工更优化、结构更合理阶段演进,必须依靠改革。

面对供给侧、结构性、体制性矛盾,只有调整经济结构,培育形成新的增长动力,才能从根本上解决经济的长远发展问题。

2015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财经领导小组第十一次会议上提出,“在适度扩大总需求的同时,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提高供给体系质量和效率,增强经济持续增长动力,推动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实现整体跃升。”

“供给侧机构性改革”开启了中国经济发展方式的结构之变,是解决中国经济发展问题的一剂标本兼治的药方,回应了适应、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应该“干什么”。

2015年12月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适应和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的重大创新,是适应国际金融危机发生后综合国力竞争新形势的主动选择,是适应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的必然要求。

习近平总书记亲力亲为,连续召开多次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来研究。从确定要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到研究改革单项方案的工作思路,再到研究具体的工作方案。一环套一环,环环相扣,把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向深入。

在深改组第二十四次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进一步强调,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是对全面深化改革决心的重要检验。改革有阵痛、但不改革就是长痛。只要看准了的改革,就要一抓到底,务求必胜。

痛定思痛、当断则断,去产能开启了浴火重生的新开端;

分类调控、因城施策,去库存释放出传统引擎的新潜能;

积极稳妥、守住底线,高杠杆再也不能任性生长;

做好减法、做优加法,降成本不断释放市场新活力;

科技引领、创新驱动,补短板让“木桶”盛足水量。

数据显示,2017上半年全国工业产能利用率为76.4%,同比提高3.4个百分点。2017年6月末商品房待售面积同比下降9.6%,降幅比3月末扩大3.2个百分点。今年5月末规模以上工业企业资产负债率为56.1%,同比下降0.7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成本为85.69元,同比减少0.02元;每百元主营业务收入中的费用为7.29元,同比减少0.35元。

随着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扎实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工作按部就班实施,中国经济结构调整的成效逐步显现。

新常态下的中国经济前景光明

新常态下,坚定全面深化改革,坚持创新驱动发展,经济结构更趋优化、质量日益提升、动能不断积蓄。

新常态下,中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这是一种结构更优化、质量更优良的增长。

中国经济增量依然可观。2014年中国GDP总量已超过10万亿美元,从2015年至今,中国GDP已连续多个季度平稳运行在6.5%至7%区间内。中国经济对世界经济增长的贡献率仍然超过30%。在世界经济动力不足的情况下,特别是在总量如此庞大的基础之上,这样的增长来之不易。

中国的经济结构更优。从2012年至2016年,作为第三产业的服务业就业人数占比从36.1%升至43.5%。今年上半年,中国高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同比分别增长13.1%和11.5%,增速比规模以上工业快6.2和4.6个百分点。消费和服务业已经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主要力量,消费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60%以上,内需不断扩大升级。

中国经济的活力更足。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取消或下放行政审批事项618项;取消中央指定地方实施行政审批事项283项。现在,在中国每一天就有上万家企业破土而出。每年700多万大学生毕业生和500多万中等职业学生毕业生加入劳动大军,人才红利不断释放。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适应和引领我国经济发展新常态,关键是要依靠科技创新转换发展动力。”

新常态下,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新产品正不断涌现并茁壮成长。中国的高铁、核电等大国重器纷纷走出国门,中国的大飞机已经振翅高飞。而无人机、智能手机、快捷支付方式、共享单车等最新创新产品也已经行销全球。

“经济发展长期向好的基本面没有变,经济韧性好、潜力足、回旋余地大的基本特征没有变,经济持续增长的良好支撑基础和条件没有变,经济结构调整优化的前进态势没有变。”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四个没有变”,深刻揭示了中国经济发展的基本态势和未来趋势。中国有信心、有能力保持经济中高速增长。

因循守旧没有出路,畏缩不前坐失良机。不平凡的五年,中国经济,以壮士断腕的决绝,向旧的发展方式告别。

今天的中国经济,已经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这个新起点,就是中国全面深化改革、增加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的新起点,就是中国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新起点。

惟其艰难,才更显勇毅;惟其笃行,才弥足珍贵。

中国改革的方向已经明确、不会动摇;中国改革的步伐将坚定向前、不会放慢。在新的起点上,我们将坚定不移全面深化改革,开拓更好发展前景。

责任编辑:dydaily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