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00年前,郑和从位于长江边的太仓港扬帆启航。如今,太仓港引海入江,继续放大优势。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长江外贸第一大港、长江进口铁矿石第一大港、全国木材进口第一大港...一份份漂亮的成绩单刷新太仓港发展历史。
五年来太仓港最明显的变化就是从“江港”变成了“海港”。武港码头也是这个变化最显而易见的地方,之前这里的吃水量是10.5米,现在是12.3米,相差了1.8米,大约是一个人的高度。它的货运级别翻了一番,从原来的10多万吨变成了现在的20多万吨。
武港码头运输的是铁矿石,原来大型船舶只能在沿海港口停靠,将铁矿石卸下后,再由小船分装运输到长江沿线的钢铁企业,运输成本极高。如今,通过与上海港、宁波港开展战略合作,太仓港成了全国唯一一个享受海港管理的内河港口,极大拓展了发展空间。
目前,太仓港已建成码头泊位87个,总设计吞吐能力1.4亿吨、435万标箱,开辟各类集装箱航线187条,其中近洋航线24条,直通日本、韩国、东南亚、俄罗斯和台湾等20个主要港口,同时还建成了远洋货物“公交化”的转运平台。
2014年10月份开始太仓港将穿梭巴士的理念运用在了集装箱码头,每天在这里有三个班次的集装箱班轮会从这里往返于上海港口之间,一年货运量也能达到60万标箱。
“沪太通”模式比传统陆路直运上海洋山港节省成本每标箱200到400元。五年来,太仓港集装箱吞吐量年均增长20.7%,成为长江集装箱第一大港。五年中,太仓港先后获批进口水果、粮食、鲜活水生动物、肉类指定口岸资质。快速发展的同时,太仓港不忘打造绿色港口,大力推进防风抑尘网的建设,被评为全国先进。
未来,太仓港将努力建成江苏江海联运港区龙头、长江水运集散中心、深度参与上海国际航运中心分工合作的重要北翼、辐射带动长江沿线经济发展的重要进出口门户。
江苏太仓港口管理委员会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局局长高冬华介绍,未来五年争取开工建设四期集装箱码头,预测到2020年集装箱吞吐量达到600万标箱,货物吞吐量达到3亿吨左右。(来源:苏州新闻)
(责编:严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