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银和
40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的政治、文化、社会主义建设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翻天覆地的变化。这40年,我从青年走过壮年迈入老年,也无形中见证了自己及周围老百姓衣食居行方面的变化。
吃有营养 40年前,老百姓吃一顿米饭忘掉了日子,几乎每餐都是吃汤粥,温饱问题无法解决。那时只有手艺人替人家做手艺时,早晨可吃上两个糯米粉团子,中午吃上米饭,有少许鱼和肉,晚上还能吃饱一顿稍好的晚餐。我家1977年建造两间楼房时,瓦木工的待遇还较实惠,中餐前还可喝上几两老酒。如今物质丰富,各种食品俱全,不愁吃不好,只愁吃得太好有损健康。
住有楼房 小时候,我们向往的社会主义是楼上楼下,电灯电话。70年代后期至80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形势的发展,乡村工业的兴起,农村经济开始活跃,百姓生活随之改善,农村的楼房住宅不断出现,但造型仍较简单。80年代后期,建造楼房就既注重质量,又讲究实用美观,装潢豪华,造型别致,“将军楼”、“别墅楼”如雨后春笋,遍及诸多乡村,告别了40年前平瓦房的历史。
行有公路 当今政府十分关注民生问题,交通成了百姓自由出行、生产致富的要事,各地干群在政府协调下,依靠集体的力量,筑水泥公路。早几年我也捐款两千元帮助我村浇造了水泥路。近几年发展更快,实现了水泥道路镇通村、村通组、组通户,百姓买车自驾,交通十分便利,告别了“雨天一身泥”的历史。
穿着时尚 改革开放前,由于计划经济,每个百姓一年只有一丈六尺布票,买的布做套衣服勉强能遮风挡寒。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经济的飞速发展,老百姓口袋中的钱多了,女同志花枝招展,几乎每天新衣不同样;男同志西装革履,领带显眼,穿着大方时尚;孩子们穿的更是各式各样、五颜六色,在阳光照耀下犹如盛开的朵朵鲜花。告别了过去“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的贫困穿着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