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明城市创建,让城乡群众心底溢满获得感幸福感

核心提示: 的确,因为文明城市创建,我们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面貌等“硬件”不断提档升级;因为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彰显;因为文明城市创建,广大群众从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

“今年这短短几个月时间,文明城市创建真是让城市大变样。就拿我居住的新世纪花园来说,以前小区大门口的环境又脏又乱,现在经过绿化提升,美得跟个小公园一样。”家住华南的郑大爷乐呵呵地说,“我现在经常用手机拍些丹阳的美景给外地的亲戚朋友看,向他们‘炫耀’我们丹阳也不比他们大城市差。”

的确,因为文明城市创建,我们这座城市的基础设施、环境面貌等“硬件”不断提档升级;因为文明城市创建,城市的文化内涵得到了彰显;因为文明城市创建,广大群众从中收获了实实在在的“获得感”。也正因如此,这场文明城市创建之战,收获了群众各种真心实意的“点赞”:84岁老干部书信一封进行点赞;很多网友利用“指尖”点赞;走在大街小巷,随处能听到群众的口头称赞。

以上率下,干群合力推动全民创建

今年2月24日,我市召开了创建全国文明城市推进会,由此拉开了文明城市创建“大考”之年的攻坚战。

“文明城市创建最为关键的是要把城市积存的各类问题解决掉,而绝不是为了一块‘牌子’。”“一定要把创建工作真正做到群众‘心坎上’。”正是有了这样一个“以创促建、以建促创”,以民生、民心为创建导向的指引,一场全市上下大干快上,干群齐参与,合力争创全国文明城市的“战役”全面开展。

市委、市政府以创则必成的信心和决心,把创建全国文明城市作为各级党委政府“一把手”工程,以“一张图、两张清单、三项制度”为抓手,层层传导压力,级级压实责任。一张图:各镇(区、街道)、各部门对照测评标准,根据自身职责,明确工作任务、时间节点,在政府大厅和各单位进行挂图作战。两张清单:“任务清单”,对创建涉及到的378项具体工作,明确职责部门、分管领导、职能处室和完成时间;“整改清单”,对重要环节、重点领域进行动态跟踪督查,积极开展现场督查、暗访督查、回访督查,对督察中发现的问题,挂牌督办、限期整改、对账销号。同时,市领导挂钩制度、半月点评制度和常态化巡查制度“三项制度”有效确保了创建中的问题能及时交办、及时解决,以及创建成果的常态长效。广大市民也发挥了“文明随手拍”和巡访团作用,全民参与、全民监督,累计发现并处理各类问题1512条,各种隐藏、积压了十几年的问题得到一次性解决。开展的市级机关、企事业单位全城大走访,进一步提升了广大干群的参与热情。

尤为值得一提的是,创建中,市委市政府领导及各镇(区、街道)、部门“一把手”更是以上率下,多次深入一线,亲力亲为,以抓不到位绝不放过、不留退路的工作作风,现场协调推动老百姓反映的难点热点问题的解决,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群众的满意率持续提升,今年的三次民意测评满意率均保持在90%以上。

不遮不掩,以啃硬骨头精神补齐城市民生“短板”

练湖综合楼和老城镇家具厂多年积存的“脏乱差”,一直没能解决;大泊集镇道路两侧的私搭乱建、占道经营等长期存在的问题,始终没能彻底整治;港汇广场临街餐饮店油污直排,臭不可闻……面对城市中长期积存的一个个“老大难”“硬骨头”,全市上下不遮、不掩,不推诿、不扯皮,迅速组织力量,多部门整体联动、攻坚克难,最终使得一个个难题被解决,一个个“硬骨头”被啃掉,老百姓的生活环境得到了显著改善。

啃“硬骨头”、破“老大难”,是我市文明城市创建中以啃硬骨头精神补齐城市发展“短板”的一个生动缩影。今年文明城市创建以来,我市对照测评标准全面排查,以问题为导向,聚焦突出问题,开展了城市主干道、重要节点、主要出入口“绿化美化亮化”行动,全方位提升形象品质;开展控源截污、黑臭水体等水环境整治,以重现丹阳江南水乡的独特韵味;加强盲道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提升了“硬件”水平;加强了交通秩序的常态管控。增设斑马线监控,引导机动车礼让行人。设置严管道路,对违章停车采取罚款扣分处理。加大对行人、非机动车闯红灯、逆向行驶的处罚力度,市民的交通文明意识得到极大提升,交通秩序大为改善;提升老旧小区的综合环境。对全市344个老旧小区的楼道窗户、照明和墙面全面出新,并开展“三线”专项整治,彻底解决困扰老旧小区居民多年的各类顽疾;加强集贸市场的整治和日常管理。

建立标准化集贸市场管理样板,在建成区农贸市场复制推广,安排专职人员全天候到岗管理,做到环境干净整洁、经营规范有序;重点开展了存量违章清理和“僵尸车”、小广告等城市“顽疾”的整治;加强了城中村的环境综合整治等等。

三个多月来,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整治行动,使城市发展的“短板”一点点补了回来,城市的品质和形象得到了大幅提升。也正是这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创建行动,使群众的获得感不断增强,创建工作赢得了越来越多群众的认可和支持。如练湖综合楼的一位居民感慨道:“练湖综合楼这么多年来一直没能解决的问题,今年终于得到解决,环境彻底改善,真的是下了决心,花了大力气。也说明创建的确是为了改善我们老百姓的生活居住环境。”

不偏不废,城乡联动共奏文明创建“协调曲”

今年文明城市创建以来,司徒镇全力推进了马家庄片区、东风片区等重点难点区域的环境综合整治。其中,马家庄片区拆除违章建筑共近70处2600平方米,村内民宅进行了立面出新。并对照三星级环境优美村庄标准,编制了马家庄村景观提升方案。目前健身广场已进场施工,主体开始硬化铺盖,休闲步道区域清表工作结束,步道基础已完成,即将开始绿化。

司徒镇仅是一个缩影。在推进文明城市创建中,我市将城乡一体化创建作为重中之重,同部署、同推进,市委市政府领导多次赴各乡镇推动创建重点难点问题的协调解决,开展镇村文明创建月度测评,每月打分,每月排名,得分按照15%的比例计入年底市委对镇(区)、街道的综合测评,以确保城乡一体联动创建,全域文明整体提升。

创建中,各镇都严格按照考核标准,全力推进了集镇和村庄环境的综合整治。加强了基础设施投入,完善了集镇硬件设施;加大了公益广告的宣传力度,浓厚了镇、村创建氛围;强化了集镇区域秩序管理,按照建成区的标准对集镇车辆停放、店外设摊、占道经营、乱堆乱放,及农贸市场、广场等进行了管控,加强了日常管理。村组按照美丽乡村的标准进行管理和维护。这一系列举措,提升了镇、村文明创建水平,广大农村百姓同样也享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获得感。

内涵引领,文明之风吹遍城市角落

文明城市创建,其根本落脚点在于促进人的文明素养和城市文明程度的提升。

今年文明城市创建以来,为提升城市的文化内涵和人文素养,我市充分利用各种平台,拓展渠道,着重打造了好人公园、好人宣德馆、家风家训一条街、“好人路”和“好人墙”等一批城市的“人文亮点”。同时制定了贯穿全年的“我们的节日”主题活动计划,在各个传统节日、纪念日开展37项主题活动,每月确定一个主题,发挥民间社团的群众性优势,组织开展群众喜闻乐见的创建活动,潜移默化地提升市民素养。

此外,志愿服务实现了常态化。今年我市举办了首届公益文化节,进行了“文明在心中,安全伴我行”文艺表演,举办了“文明跑起来”快步走、志愿服务集中行动、首届丹阳平面公益广告创意设计大赛等活动,机关企事业单位和各镇区、街道也组织开展各种类型的志愿服务活动。志愿者除了在重大节日参加宣传活动外,还利用双休、节假日走上街头,维护交通秩序,争做“交通安全卫士”等;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如火如荼。各镇、村实现了道德讲堂全覆盖,并每月开展一次活动,增设了善行义举榜、乡风民俗文化墙,大力宣传道德模范、身边好人事迹,开展各类志愿活动和以新乡贤为示范引领的乡村文明新风促进系列活动,促进了农村社会风气的好转。

“现在走在街上真是一种享受。图文并茂的手绘‘文明墙’不仅提高了城市的‘颜值’,美化了城市环境,更无形间给来来往往的人带来了教育和启迪。”社区60多岁的王大妈由衷赞叹道,这些随处可见、形式丰富、充满正能量的公益广告,将会潜移默化地把文明的种子根植人心。

如今,丹阳仍在努力地前行、努力地变好。丹阳这座城市正因文明城市创建,不断地由外而内地发生着蜕变。生活在这座城市的群众真切地感受到了文明城市创建带来的获得感和幸福感。

(忆严/文 也平/摄)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