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龙岘改善环境的同时改变村民生活方式——
从美丽乡村到美丽心灵
小朋友们在黄龙岘捡拾垃圾。 千百园环境教育基地供图
4日晚9点半,喧嚣了一天的黄龙岘终于安静下来,明月当空,繁星点点。群山环抱、树木葱茏中,5名“90后”趁着夜色,在蟋蟀奏鸣曲中蹑手蹑脚地向牌坊水库旁的茶园进发。
雨后的小径略显湿滑,一人差点滑倒在地,“嘘……”他向同伴报声平安,同时示意大家不要出声,继续前行。两公里后,山谷豁然开朗,大片茶园中星星点点闪烁着一盏盏橘色“小灯”,“小灯”忽明忽灭、忽高忽低,正是备受南京人喜爱的夏日精灵——萤火虫。
5名寻找萤火虫的年轻人是千百园环境教育基地的大学生志愿者,此行是他们在当地复育萤火虫计划的第一步:调研萤火虫种群及分布情况。志愿者陈海涛、魏晓伟、陈德森等人一边拍摄萤火虫,一边记录其数量、出现时间等信息。
“我们将根据调查数据分析农药、灯光、人类活动对萤火虫的影响,通过复原其生存环境,让萤火虫越来越多地出现在黄龙岘。”千百园环境教育基地顾问祝栋林表示。
千百园环境教育基地由南京大学环境学院刘文杰等人发起创立,其宗旨是推动城乡可持续发展及乡村生态保护。基地2016年落户黄龙岘,十多名大学生志愿者先后走进山村,面向中小学生、当地村民开展环境教育。
千百园落户,和当地打造美丽乡村密不可分。在祝栋林看来,黄龙岘日客流量最高峰达到5万人次,传播环保理念效果极佳;同时,从昔日偏僻的小山村转变为人流量爆棚的乡村景点,黄龙岘面临的环境压力巨大,村民们的环境意识也需要提升。
千百园入驻后,当地的改变悄然而深刻——刘文杰等人四处求租房屋时,46岁的村民吴纪全将自家两栋房屋以每年5万元的价格租给了他们,这两栋房屋原本有人愿以每年八九万元的价格租下来开农家乐。吴纪全还积极行动,在村里随手捡拾各种垃圾。
由于怕人笑话,吴纪全只在傍晚时捡垃圾,后来村里清理垃圾压力渐大,他一有空就拿出垃圾钳上路捡拾。“去年我卖垃圾大约赚了800块钱。”吴纪全笑言,自己不缺这点钱,捡拾垃圾就是为了维护黄龙岘的生态环境,“美丽乡村没有好山水、好生态绝对不行!”
让志愿者欣慰的是,村民们对吴纪全低价租房、捡拾垃圾行为从嘲笑、认可到点赞,少数人的环保行动逐渐变成了全村人的自觉行动,街坊邻居也和吴纪全一样,买了垃圾钳加入到随手捡垃圾的行列。
当然,美丽乡村建设改变的不仅仅是村民的环保意识,更直接推动了当地人从经济收入、经营理念、乡风文明的全面现代化——
每逢重大节假日,四海酒家经营者王波就将电视机摆放在门前,方便游客收看电视直播节目,激发大家的爱国情怀;
龙凤酒家老板邢有龙原本在外打工,如今返乡创业开了农家乐,一年收入轻松达到三四十万元;
58岁的村民吴钦用起了苹果手机,玩起了微信、支付宝,记者和他聊天时,他不时打开微信查看信息,及时掌握食客预订情况——本月2日,一名老主顾通过微信预订了9桌农家菜。
吴钦表示,村里从闭塞到开放,大家必须跟得上时代。“建设美丽乡村,村里的环境变美了,大家必须维护好,于是出台了村规民约,互相监督不能乱倒垃圾、不能乱搭乱建;从事服务行业,必须改掉爱说脏话的坏习惯,讲话温柔、和气生财;为了可持续发展,必须增强环保意识,把黄龙岘优越的自然生态维护好,让游客来了还想来!”
本报通讯员 张庆 杨浩 本报记者 周爱明
新闻链接
美丽乡村推动乡村文明
根据《南京市“十三五”时期美丽乡村建设行动计划》,我市将描绘出空间优化形态美、绿色发展生产美、创业富民生活美、村社宜居生态美、乡风文明和谐美的“五美”乡村愿景图画。
至2020年,我市将打造3000平方公里美丽乡村示范区,实现美丽乡村建设覆盖50%以上的规划布点村(规划发展村庄全覆盖),总数达1000个村左右,其中示范村达到300个,力争2017年江宁区、2018年浦口区和高淳区、2019年溧水区、2020年六合区全域美丽乡村建设基本达标。
美丽乡村建设,带动了农村经济大力发展、促进了农村政治文明建设,提升了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带动了农村社会文明建设,通过农村环境改善、农民增收致富,促进经济社会管理模式和生活意识形态向现代城市转变,在有机互动中实现发展融合,农村社会文明建设得到不断深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