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日下午,镇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一楼服务大厅内,几十名前来办理业务的市民坐等着窗口叫号。王先生告诉记者,他为自己的儿子办理有关工伤事故赔偿的业务,同时涉及了公证、法律援助以及司法鉴定咨询这三个方面,若在5月2日之前,他得跑中山东路、万古一人路和行政中心这三个地方办理,现在进了中心大门就全部搞定。他对这种司法行政服务资源的系统化整合表示认可和赞许。
据该中心主任陈志杰介绍,司法行政面向群众的服务职能包括公证、法律援助、律师咨询、法治宣传、人民调解、司法鉴定等多方面。依托中心这样一个系统、便捷、高效的统一载体,服务碎片化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法律服务资源实现了集中集聚集约。有了中心,相关服务究竟是“提质”还是“缩水”?市公证处给出答案:试运行期间办证数量同比上涨5%。同时,中心还承载着分析研判基层公共法律服务,孵化培育司法行政社会组织、研发公共法律服务产品等功能。目前,镇江市司法局的11支承接团队正在积极研发公证家事法律服务等产品,更好地满足群众、企业的新需求。
据悉,全省范围内在建或已建市级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共9个,镇江市公共法律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以及智能硬件等实属全省一流。镇江市司法局长张宇轩表示:镇江市推动公共法律服务资源向基层倾斜,旨在打通服务群众最后一公里。
目前司法行政服务平台覆盖城乡,全市7个辖市区、59个镇街全部建成公共法律服务中心,708个村社司法惠民服务站、一村社一法律顾问全面配齐。“四级服务体系成形后,如何以市级中心为龙头,与其他三级形成资源互补和联动,这是我们下一步需要研究探索的重点。”陈志杰表示。
为此,镇江市司法局依托市级中心以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为重点,积极打造“网上司法局”,推动网络平台与实体中心有机融合,打破时间与地域限制,努力形成协调有力、优势互补的“互联网+”公共法律服务新常态。
对于这一模式的便利,句容后白镇的居民王老深有体会。
王老患有重病一直瘫痪在床,生活不能自理。但除了小儿子,其他四个子女对老人不闻不问。王老多次与4个子女协商,却始终不能达成一致意见,为此常常伤感落泪。好心的邻居了解到王老的事,抱着试试看的心情帮她在镇江“12348”公共法律服务网站上进行了留言,询问能否申请法律援助。很快,村司法惠民服务站的工作人员就上门来核实相关情况,之后为王老填写了法律援助申请表,并将代为提交至当地法律援助中心。
“通过线上信息数据平台,市级中心可以进一步优化各地法律服务资源配置,对老弱病残当事人,就近指派村司法惠民服务站或镇公共法律服务中心工作人员上门服务,最大程度方便百姓。”镇江市法律援助中心主任许中甲介绍。
据镇江市司法局相关负责人介绍,该局投资近100万元的二级数据库正托管在政府中心机房开展部署应用,“12348”司法行政网上平台与政府12345热线、政民互动网页实现无缝对接,及时接受群众需求。目前,市县两级“12348”网上平台共为10254人次提供了有关司法行政服务,满意度达95.8%。“线上”和“线下”打通、持续发力,这些有利条件将成为四级联动的有力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