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志宝 文/摄
学雷锋宣传活动
八十年代校运会开幕式
丹中教学区
1975年8月20日我到省丹中报到参加开学学习班(当时校名为丹阳县第一中学),学校安排我住广播室,要求我在教学之余兼任校广播室的管理和广播,负责每日早晚两次的《一中之声》播出。当时处于文革的后期,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还带着浓厚的文革色彩,倡导教育要革命,要开门办学,学工学农学军占了很大比重,文化学习不太重视。
当年丹棉是丹中的挂钩单位,学校定期组织学生到丹棉厂去劳动。是年傅祥新和董仲谋任正副班主任,每天下午他俩带高一(1)班50名学生到丹阳农机厂参加半天劳动,名称为“半工半读班”,让学生经风雨、见世面、增长干,成为学校开门办学的一个形象窗口和学工这一块教学成果的标志。
学农方面学校迈的步子也很大。组织班级轮流到地处全州望岸庄的学校农场去劳动,每到大忙季节高中轮流下农场,吃、住在农场,收上来的粮食用手扶拖拉机拉上来晒在水泥篮球场上,体育课只好暂时让让路。如遇农活紧张,校长就叫我发动共青团员傍晚急行军赶去抢收抢种,干到晚上12点收工回校时每人发1-2个热山芋充饥,大家一边走一边吃,吃完山芋后我就领着大家唱革命歌曲和毛主席语录歌,天上满天星斗,地上蛙声一片,路上歌声阵阵,不知不觉就走完15里路到学校了。
学军一般正值初夏,烈日炎炎。尽管校园里一排高大的法国梧桐树可以遮阳避暑,但仍酷暑难挡,许多老教师如陈一川、葛鸿宾、雷一鸣、安又平、汤国盛等也都年过半百了,有的也刚从“牛棚”里出来没几年,身体并不太好,但都与学生同吃同住同训练,脸上晒脱了皮……
一个好学校必然有一位好校长。我清楚地记得1978年溧阳地震波及苏南,丹中家在城里的教师都响应县政府和学校号召在室外搭了防震棚,我年轻,身体好,吴椿校长叫我用自行车带着他一家一家去上门看望。天上下着雨,地上积满了水,我用自行车带着吴校长穿行在丹阳的大街小巷,每到一户嘘寒问暖,查看棚搭得是否牢固,老师们都非常感动,那激动的表情和互相问候的话语,现想起来仍然历历在目。患难时刻见真情,领导和老师那种水乳交融的真情真是刻骨铭心,令人动容。
丹中的大成校园文化孕育了优良的素质教育氛围。我到丹中工作后除了负责广播室和《一中青年》黑板报工作,还协助马小龙老师进行女排训练工作,下午两节课后开始训练,马小龙老师虽是著名的“马三角”数学老师,但他多才多艺,二胡、班胡、扬琴、铜鼓、腰鼓样样精通,排球水平也很高,曾是当年江苏师院校队的主力队员,他训练时对队员要求严格,一个动作做不好就必须重做。冯南生校长家的大女儿冯蓓是校女排主力二传手,也在训练中。一次刚巧冯校长巡校时路过训练场,看到女儿的侧滚翻救球动作做得不到位,随即他把女儿拉到一边,叫她看马老师做一下示范,然后他真的像模像样地做了一个侧滚翻救球动作,但由于垫子小,动作幅度做得较大,滚到泥土地上去了,结果满身是灰。身临现场的我深受启发和教育,更使我懂得了身教重于言教的深刻道理。
丹中于1985年和1995年两次被评为全国群众体育先进集体。那几年,每年有一个在社会上影响广泛的传统性的全校冬季长跑活动,人人参与。活动当日出发时,每个年级为一个出发批次,一个年级8个班,400多名学生站在一条百米长的起跑线上一字儿排开,待命出发,那场面煞是壮观。枪声一响,人流似一股奔腾的洪流浩浩向前,前面警车带路,长跑的人流似游动的长龙出校门沿新民西路一路向西至西门三角地带分别沿丹句路、丹伏路、丹镇路向前奔跑,至3公里处领取折返票后,跑回学校终点处领名次票。新民西路两侧站满了观看的群众,我音量大,年年担任发令员,看着这个似万马奔腾的场面总被深深感染与震撼,更为丹中青年学子有这种勇往直前的精神感到无比自豪!
退休的日子里经常想起丹中往事,一些深刻而美好的场景会从思绪中跳跃出来,顿时又似身临其境——既清晰又温馨,既滋润心田又慰藉心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