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对夫妻结婚68年没红过脸

核心提示: 今年91岁的徐嘉玉,是我市曲阿街道原瓜渚村徐家一队人,他的老伴步根娣,今年也有87岁高龄,两人相依相伴已经68年,是远近闻名的“钻石婚”。

今年91岁的徐嘉玉,是我市曲阿街道原瓜渚村徐家一队人,他的老伴步根娣,今年也有87岁高龄,两人相依相伴已经68年,是远近闻名的“钻石婚”。周边邻居提起他们,没有不羡慕的。

 

30多年聚少离多,却始终恩爱如初

 

步根娣没怎么读过书,识字不多,她对能识文断字的徐嘉玉充满了崇拜和依恋,“他什么都知道,特别了不起。”可两人结婚后,却没能和步根娣想像的那样长相厮守,反而聚少离多。

1949年,19岁的步根娣经人介绍与家住瓜渚村徐家一队的徐嘉玉相识相恋成婚。之后,徐嘉玉去往上海学修表,一年到头只有过春节和国庆才会回家,步根娣每每思念丈夫,就会在闲暇时搬把椅子坐到门口,看着村口的方向。“没办法,他外出学手艺,家里有5亩地的农活总得有人干,只得到农闲时才有可能去上海与他短聚。”说起与老伴年轻时分隔两地的往事,步根娣满是感慨。她告诉记者,原先她并不识字,就连给丈夫写封家书都很难,“好在后来国家开展扫盲行动,村里组织我们晚上集体学习,这才学会了一些基础汉字,可以给他报个平安”。

而在分隔两地的这些年里,步根娣印象最深的是有一次她真的等到了风尘仆仆的丈夫。“那天我不知道有多高兴。”回忆起当年的幸福,步根娣脸上的皱纹似乎也笑开了褶皱,“他说他要在家里歇一晚,我赶紧忙里忙外,张罗吃食。”步根娣告诉记者,那时候家里穷,在家里找不到好东西给丈夫吃,她便咬咬牙把自家半熟的稻子割了几把,打成粉,给徐嘉玉做成了点心。也正是因为聚少离多的原因,两人十分珍惜在一起的日子,当地村民们都说,老两口的恩爱是看得见的。

38年日夜陪伴,互相关心成恩爱“秘诀”

历经34年的分隔后,1979年,由于高血压等身体原因,当年只有53岁的徐嘉玉选择提前退休,回到了日思夜想的故乡。

也许是常年在上海工作的缘故,徐嘉玉对田地里的农活陌生的很,所以当他与妻子一道下地干活,看到妻子在田地间挥汗如雨的样子,他的心头很不是滋味。“第一次跟她去田里干活才知道她以前做得很苦,瘦小的身子背了一捆又一捆的麦穗,腰痛的毛病也是那时候留下的后遗症。”自那以后,每天晚上入睡前,徐嘉玉都会牵着步根娣走到洗脚盆前坐好,伸出两只手,开始为她做上半个小时的按摩,从头到脚,先是按太阳穴,然后揉肚子,最后搓腿肚,一点也不马虎。“这是老伴几十年的习惯,他觉得这样坚持做下去会让我的身体更加健康。平时他也爱读报,特别是对养生方面很感兴趣,说是要做我的私人保健师”。

为了减轻妻子的劳累,除了每天坚持给她按摩,徐嘉玉还主动揽下了日常三餐的料理工作。“这么多年,家里的三餐都是他在做,儿女们都说他的厨艺比我好,爱吃他做的菜。”步根娣告诉记者,她和老伴一共养育了四个孩子,如今全家上下总共有23口人,可谓四代同堂,其乐融融。一直到去年,身子骨还算硬朗的徐嘉玉每到春节,都会给全家人做上几个拿手菜,“其中有一道菜是儿孙们必点的,也是老伴自己想出来的,我们给它取名为徐家特色菜,去年老伴都90岁了,还在一家团聚的日子里给大家做了这道菜。”

2008年,徐嘉玉和步根娣原先所在的瓜渚村被拆迁,田地也被用来建厂房,辛苦了大半辈子的步根娣也得以歇息,开启了悠闲的晚年生活。“那以后,我们俩就在外面租房子,儿子们就住在隔壁。每天早起,老头都会一个人步行二十多分钟去大泊镇上买菜,并时常给我带些早饭,晚饭后,他也会拉着我一起在村子里转转,说这样对身体好。”

步根娣说,本以为日子会一直这样平淡下去,却未曾想到,去年清明前,老伴在家被床脚给绊了一跤,落下了腰疼和腿疼的毛病。“年纪大了,被绊了一跤后,他在医院住了半个月呢。回来以后双脚也使不上力了,小一辈的就在网上给他买了一个轮椅,只要天气好,我就推他出去转转。”步根娣告诉记者,自从老伴双腿无力后,脾气也变得比以前急,“我知道他是心里有落差,以前每天都能自个去集镇逛上一圈的,现在只能坐在轮椅上,需要别人照顾,所以这脾气经常也是在冲他自己发。”因为理解老伴的心情,所以每次当徐嘉玉发脾气时,一旁的步根娣总是耐心宽慰,想着法儿地哄他开心……

如今,两人最大的愿望,是健健康康地陪伴在彼此身边。说起自己的幸福秘诀,步根娣笑着抱了老伴一下,乐得他合不拢嘴,“我们呀,遇到事情不着急红脸,有话慢慢说,然后相互包容与理解。”

(杜文军 蒋玉 丽娜 文/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