锄头的记忆

核心提示: 响应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大学生于1968年11月底来到丹徒县江心公社劳动锻炼。那时的江心洲,家家居住茅草屋,户户仅点煤油灯,条条通道泥泞路,处处皆是芦柴堆。尽管如此,江心人民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精神在我们这些“秀才”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响应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去,接受贫下中农再教育很有必要”的号召,来自全国各地的38位大学生于1968年11月底来到丹徒县江心公社劳动锻炼。那时的江心洲,家家居住茅草屋,户户仅点煤油灯,条条通道泥泞路,处处皆是芦柴堆。尽管如此,江心人民艰苦朴素,自力更生,战天斗地的精神在我们这些“秀才”们心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初到农村,我们这些手不能提篮,肩不能挑担的书生对农村活几乎是一窍不通。记得当年初冬,生产队长安排我锻炼小组8人下地劳动,任务是翻田锄草。大家扛着锄头,兴致勃勃,迎着寒风,走向田野,开始了出生后的首次翻田锄草。说实在话,对城市出生的学生,锄头还是第一次眼见,要手抓锄柄,实地操作很感不惯。队里的村民不管壮年、青年男女,扛锄挑担,有说有笑,干得既欢效率又高。在老贫农的具体指点下,我们拿起锄头,便拼命翻土整地,女学生也坚持有序锄草。尽管活儿不太重,但由于从未做过,数小时后就感腰痛背酸,在休息片刻时,热情的叔叔阿姨面带笑容来到我们中间,和蔼可亲地说:“大学生们,莫着急,慢慢来,累了就休息一会儿,经长时间磨炼就会习惯了,相信你们,一定能成功。”听了他们安慰宽心的话,顿时浑身增添了干劲,又开始了紧张的“战斗”。

在那接受“教育”的岁月,每天天未亮,好多村民就扛着锄头,挑着担子到田土里劳作。处处看到人们挥锄掘土,泥土一波一波地翻过来。当太阳西沉,炊烟在村子上空雾霭袅袅升腾的时候,人们从田地里回来了,他们一把锄头在肩、擎得老高老高的,像是活儿干完了,轻松了,胜利凯旋而归。而经过数天翻地锄草的“秀才”们感受也各不相同,但共同的是,通过劳动锻炼,与贫下中农的距离拉近了,他们那纯朴的、真诚的品质感染着我们。尽管手抓锄头才两月之多,双手有了薄薄嫩嫩的茧子,但这是接受再教育后成果的见证。

时至今日,农村许多东西渐渐远去了,村里也少了许多人,好多青壮年丢下锄头,舍弃田土,离家外出务工,或去干其他活儿。此时已不常见有人扛锄头了,偶尔看到一两个老人或带着孙子扛锄头走着……如今,“农业”和“非农业”再也没有什么区分,城乡已走向一体化了。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