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妹情深舞翩跹
——记延陵文体艺术团舞蹈协会会长张英华
延陵文体艺术团舞蹈协会参赛现场(手持荣誉证书者为张英华)
在延陵镇延陵村,有一位小有名气的“舞蹈家”,她叫张英华,今年47岁。九年前,为了丰富业余生活,未学习过舞蹈表演的张英华,开始看着电脑视频边学边教村里的姐妹跳舞,并于2008年组建了一支舞蹈队——延陵文体艺术团舞蹈协会。九年来,这支舞蹈队收获了不少荣誉,成了村里的“金字招牌”,越来越多的村民加入到了艺术团,一起“舞”出了别样的精彩生活。
张英华与舞蹈的缘分,说来有些出人意料。要不是她一位朋友的坚持,她也许不会接触到舞蹈,不会因舞蹈而收获如此丰富的经历与荣誉。原来,九年前,从未跳过舞蹈的张英华对广场舞的印象还停留在古板阶段,她认为广场舞是老年人跳的,自己并不适合。可经不住朋友的极力怂恿,张英华决定先在家看看电脑视频上的舞蹈动作,这一看,就让她的双眸深深印在广场舞的舞姿中而不能自拔。
对广场舞饶有兴致的张英华,开始在家自学。学会之后,她叫上几个好姐妹,边跳边教,在村里掀起了一股广场舞热潮。随着跳广场舞的半径越画越大,张英华逐渐成了100多名村民的领舞,她的舞姿也越来越婀娜,脸上也散发出自信的光彩。
随着舞姿的娴熟,张英华和几个姐妹琢磨,如何走出延陵村、走出延陵镇,走上更广的舞台与其他同行开展交流比拼。很快,机会就来了,从广场舞大军中选拔出的8名男性、8名女性,首次亮相乡镇级比赛,便以一曲《昆力奔驰》夺得冠军。初次品尝甜头,让张英华动了成立一个固定舞蹈团队的心思,于是,“延陵文体艺术团舞蹈协会”就这样诞生了。在她的积极带动下,越来越多的村里人加入了团队,她也通过舞蹈,认识了许多志同道合的姐妹。舞蹈协会会员中,有的是忙碌的上班族,有的是饭店老板娘,有的是企业负责人,有的是家庭主妇,有的是普通的农民,还有年轻大学生,年龄最大的60多岁,最小的20多岁。白天,她们外出工作;晚上,聚集在场地上排练节目。
作为会长的张英华,总是先学会新舞后再教给其他姐妹。在姐妹眼里,她既有谆谆教诲的耐心,又有一丝不苟的严厉,更有为团队奉献的拼劲。一次,她因过度劳累而患上了亚甲炎,半边脖子疼得没法说话、吃饭,每周需要去南京医院打针两次,即便是这样,张英华的心里也丝毫放心不下团队,她没有听从医嘱去休息,而是站在一旁陪着姐妹们排练,她说:“虽然我没法跳了,但是我的心和她们在一起。”
2015年,张英华打算赴美参加儿子的毕业典礼,可毕业典礼后不久,她们还要参加比赛。为了不耽误姐妹们的练习,张英华便把舞蹈用的扇子放进了行李箱、带上了飞机,同时,还把舞蹈视频下载在手机里,打算利用在美的时间先学。于是乎,在美国的半个月,张英华不仅无心于异国风情,甚至每天在酒店里跳起了扇子舞,由于劳累加上时差未倒,张英华在美国的部分时间都用来补觉了。令张英华欣慰的是,通过众姐妹的默契配合,最终她们以《第六套秧歌》取得了市级一等奖、省级二等奖的优异成绩。
协会中,有的会员住在城里,可是每晚的练习她们总是不会缺席。练习结束后,往往已经晚上十点了,为了不影响姐妹们第二天的正常生活,张英华总是主动开车送她们回家,自己再独自返回延陵,等她一来一回到家,已经11点多了。张英华的负责,姐妹们看在眼里,记在心里,为此,她们总是推掉各自的应酬、家务、工作,只求及时到达练习场地,不耽误其他人的进度。比张英华大一岁的杨传仙,非常热爱这个团队,尽管她颈椎不好,有时容易晕倒,但只要有比赛或演出需求,她从不推辞,准时到场;会员钱金娥经营着一家饭店,忙是常有的事,特别是晚上,正是做生意的好时候,可她却说,钱远远比不上大家的姐妹情,只要一到晚上七点,她总是准时出现。
一个个要强、上进的姐妹,组成了这个无私、团结的队伍,大家的集体荣誉感也特别强。一次,邢水花在比赛时忘记走进队形,作为幼儿园老师的她进行了临场发挥,但她仍觉得自己拖了团队的后腿,一下场,她就自责的哭了。更令人动容的是,会员鲁大姐在比赛前一周被确诊了癌症,急需开刀诊治,可她硬是咬着牙坚持跳完了全场,她说:“眼下正是比赛的关键时期,如果我缺席了,到哪里去找替补的人呢?就算有了替补,也很难跟上大家的进度,我一定要坚持。”
每个人对团队的付出,都在潜移默化中影响着彼此。张英华说:“舞蹈协会从‘零’走过了一年又一年,不但没有在大家的视线中消逝,反而越走越远,越走越好,越走越正规。我相信只要大家在一起,没有什么困难可以吓倒我们。”
现在,每逢演出前,张英华和姐妹们总会进行集中排练,晚上7点,音乐声准时响起,大家载歌载舞,在一片欢乐的海洋中洗去一身疲惫。“目前,我们在为16日延陵全民运动会开幕式做准备,到时候我们会带来秧歌、腰鼓、锣鼓等形式多样的演出。”提起正在准备的节目,张英华的脸上洋溢着满足与幸福。
(谭建美 丁礼康 丽娜 蒋玉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