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流动的花朵”快乐绽放

孩子们相聚妙语连珠图书馆。刘乙摄

新华调查

5月26日晚,南京协作者举行成立十周年晚会,10名曾获这家社会组织服务的第一代流动儿童,成为这台晚会的闪亮主角。

作为外来人口流入大省,江苏流动儿童已逾210万。让这些“流动的花朵”沐浴阳光,自由绽放,成为缔造城市未来的建设者,这个课题摆在我们面前。

 一个角落

  让他们安放快乐童年

“卡卡林,卡卡林,卡嘛呀……”舞台上站了6名孩子,朱超和曹阿浪一手拿搪瓷碗,一手拿调羹,不时敲一下,算是伴奏。他们的身体随着旋律轻轻晃动,就像树叶随风飘舞。孩子们说这首曲子叫《卡林卡》,听见就喜欢,尽管不知道歌词什么意思。

舞台设在妙语连珠图书馆,图书馆设在詹云鹏家。5月24日晚,记者在南京河西应天高架下找到一所闲置技校,学校宿舍租住着四五十户外来务工人员,108室是詹云鹏的家。

詹云鹏的家15平方米,图书馆占3平方米,上方挂着小黑板,上面用粉笔写着:“用美妙的歌声唱响未来”。图书馆中间摆着舞台,舞台仅1平方米大——够大了,足以装得下孩子的歌声和笑声。

敲门走进这特别的图书馆,孩子们欢天喜地唱着歌。11岁的李梦园告诉记者,有15个孩子常来这玩,最小的上幼儿园,最大的就是读六年级的詹云鹏。有时清晨6点,詹云鹏还在睡觉,大家就跑过来敲门。

孩子把摆书的一角称为“图书馆”,宣布这是“我们的地方”。在这,他们看书、唱歌、排话剧。朱超是安徽阜阳人,生在南京。孩子们票选本周最佳阅读者,朱超常当选。图书馆开张4个月,300本藏书他已翻过大半。

“我最爱哪本书?《查理九世》!”朱超正说着,旁边5岁的黄浩抽出一本《奥特曼》,眼睛粘着书,一声不响“钻”进书里。

“当所有的树儿都变绿了的时候,当太阳光温暖地照着我们的时候,你唱出美丽的歌声——我要为这感谢你!”李梦园的大声朗读吸引了记者。小姑娘读的是《拇指姑娘》,童话说出她的心里话。

詹云鹏爱唱歌,每当詹云鹏领着大家唱歌,他奶奶就会注视这群孩子,被歌声深深牵引,脸上堆满笑。一家四口蜗居于此,奶奶把这个家收拾得清爽整洁。她把桌子擦了又擦,好像这样才能配得上孩子们的歌声。

其实奶奶什么都听不见。詹云鹏老家在安徽六安。2006年3月,他父亲遭遇车祸,昏迷一个多月,醒来成了智障,经常出走。一急,奶奶失聪,再也没恢复。熬了6年后,詹云鹏的母亲选择离去。2012年,爷爷带着儿子、孙子,跟老伴来到南京,靠往工地卖大米和啤酒维持生计。

遇上父亲出走,詹云鹏就带着奶奶坐公交满城找他。爷爷说,孙子以前不愿说话,在外受了气也是躲着哭。自从有了图书馆,孩子聚在一起,他领着大家搞活动,天天哼着歌,开心得很。“我们图书馆的书从来不乱。”詹云鹏说,自己读书比以前用功,懂得了关心别人。

詹云鹏、李梦园……他们的父母在城市的各个角落打拼。这小小的图书馆,让他们有伙伴有书伴。

妙语连珠图书馆是南京协作者运作的公益项目,买书、添书柜所花1.1万元来自网络众筹。“我们筹了20多万元,在南京3户外来人口家庭建了图书馆,让孩子们拥有读书、表达和游戏的成长空间。”南京协作者社工寿爽说。

一点阳光

  让幼苗长成参天大树

在17岁的于雪凤眼里,这3平方米的图书馆很重要,它意味着关爱、平等接纳和自由展现。

10年前,于雪凤随父母从安徽来到南京。“一进城,才知道我们和别人有那么多不同,觉得自己低人一等。”父母在外打零工,她和姐姐就留在七八平方米的出租屋。

2008年,一次偶然的机会,读二年级的于雪凤跟姐姐走进南京协作者服务点——南京新市民之家。从此,她们有了快乐的去处。在新市民之家,她们跟南京本地孩子一起玩,吃当地居民送的水饺,还有社工辅导她们做作业。

“南京协作者带我们到大学表演手语舞蹈《感恩的心》。最后颁奖,我心想我这么小,没有谁会注意到,不会给我发奖。”就在万分沮丧时,于雪凤听到自己的名字。那份激动,她至今难忘。

如今的于雪凤已是省妇女干部学校幼教专业大专生。节假日,她常去南京协作者做志愿者,教孩子们跳舞、做手工。“他们是渴望阳光的小苗,一点关爱,就能长成参天大树。”她说,自己喜欢城市,毕业后她要申请南京户口。只要肯努力,就能在城市扎下根。她认识的流动儿童,九成还是留在城市。

同样对未来自信满满的还有高文静。8年前,记者在南京协作者见到的她黝黑瘦弱,老是担心父母的菜摊会不会被拆了;8年后,出现在记者面前的她,白皙时尚,亭亭玉立。

“每天上完课,我骑共享单车到肯德基打工,一次工作四五个小时。周末和假期,我跟师傅去跟妆,多练手。”正在金陵中等专业学校个人形象设计专业就读的高文静说,打工的钱足够自己开销,她在考虑是争取留校还是先创业。

闲暇时,高文静会去南京协作者带孩子们玩。“当年就是在这儿,我爱上演讲,变得越来越自信。我跟城市年轻人没区别。”她认为,童年时期能在心理上融入城市,对未来成长至关重要。如果总觉得城市不属于自己,找不到归属感,就很难有幸福感。

一份责任

  让流动儿童健康成长

作为南京第一代接受过社工服务的流动儿童,于雪凤和高文静已在南京长大,如涓涓细流汇入这座城市的人口红利。

上海交大陆铭教授最近撰文指出,当前中国约1亿流动儿童、留守儿童需得到更好的教育。他们是支撑中国经济增长的劳动力来源。把他们教育好,他们就是资源,否则,他们就可能被现代化进程淘汰。

南京协作者创始人、民政部首批全国社会工作领军人才李涛认为,我国流动儿童存在“两难两差”:教育资源配置能力和城市治理能力不足,造成上学难;生活和交往渠道的封闭及自我排斥、社会排斥,造成融入难;由于父母工作时间长、压力大,造成成长陪伴差;福利缺失和专业服务缺失,造成身心健康差。

“现在各级政府比较重视流动儿童的教育,但普遍忽略流动儿童健全人格的成长,而这仅靠学校教育远远不够,需要大量专业社工介入,推动流动儿童自我接纳、自我成长。”李涛介绍,南京协作者已向25万流动人口提供专业服务,其中包括流动儿童。像流动儿童小型图书馆项目,需要大量社工参与提供服务,引导孩子们制定规则、开展活动。社工短缺制约这些公益项目的推广。拥有800万常住人口的南京,每千人仅有一名专业社工,而美国每500人就有一名专业社工。

“到18岁,人格发育基本完成。我们应该关注流动儿童的人格养成,在其童年时期植入包容接纳和平等尊重的价值观念,否则,我们就会为未来埋下潜在的风险,可能需要向一个庞大群体投入大量资源,做控制性、弥补性和治疗性服务。”李涛很焦急:“我们必须和时间赛跑,今天走出的每一步都在决定未来。”

本报记者颜芳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