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于上世纪二十年代我市珥陵镇的一个商人之家,曾在丹阳实验小学前身鸣凤小学读书。大学毕业后,他辗转来到台湾,投身教育事业四十年。退休后,随着孩子们一个个成家立业,他重新开启了求知之旅,并在86岁时获得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安德鲁大学哲学博士学位。他叫林善庆,今年已是94岁高龄。近日,林善庆博士回乡探亲,并与我市侨联、中华传统文化协会负责人以及传统文化爱好者等座谈,交流中华传统仁爱文化,畅谈故乡的风土人情对人生的影响。
忆童年经历:少时历经变故,“善”的种子心间深种
虽然已是鲐背之年,但少年时期的经历对林善庆来说,依然清晰如昨,历历在目。“我们家兄弟三个,大哥叫积庆、我叫善庆、小弟叫家庆。”林善庆至今记得,他7岁那年,父亲把他叫到身边,问他“善庆”这个名字是什么意思。年幼的林善庆想不明白,父亲告诉他,三兄弟的名字来自一句话“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父亲说:“哥哥叫积庆,积的是善;弟弟叫家庆,只有行善家里才会有好事,才会值得庆祝。你在中间,名字里就带了个‘善’字,比起哥哥弟弟,更加要注意,不善的事情绝不能做!”父亲的一番话他牢牢记在了心里,影响了自己一生。“父母既然给我取名叫‘善庆’,就不能不善,不然我对不起父母,更对不起自己。”林善庆说道。
此后,他念私塾、读小学,饱览中国传统文化。就在他小学毕业考取丹阳县中之际,侵华日军的脚步逼近。在抗日战争全面爆发前夕,父母带着他们兄弟三个开始逃难。从江苏到安徽再到江西,一家人走了近2000里路。到了江西吉安,父亲突发疾病过世,母亲拉扯着兄弟三人饱尝艰辛,历经曲折后又回到了珥陵。“离开之前,家里还好好的;回来后,家里空空荡荡的,打开柜子,里面没有一粒米也没有一分钱。”林善庆说,眼看着一家人就要揭不开锅了,这时却陆陆续续有村民上门来。
在乡亲们的帮助下,生活逐渐安定下来,亲戚朋友想为经历丧夫之痛的母亲庆祝生日,就在这天,林善庆的弟弟却意外溺水身亡,年仅13岁。接连失去挚爱的丈夫和儿子,母亲的心情可想而知,但她强忍悲痛,仍然家里家外地操持,尤其是孩子复学的事情。于是,不久后林善庆重新开始了学习之路,师从当私塾先生的二舅妈的父亲,学习国学。林善庆说,在私塾学习的大半年里,不仅让他增长了国学知识,还培养了他的人格。
聊职业生涯:为人师表,服务台湾教育四十载
1949年,林善庆从南京东方语文专科学校毕业,他原本打算前往泰国,然而,受时局等因素的影响,泰国之行半途夭折。碰巧遇见了几个大学同学,在同学的劝说下,林善庆和他们一起辗转到了台湾基隆。
从家乡出发准备前往泰国前林善庆曾向母亲告别,母亲虽然不舍,但并不阻止他,叮嘱他安定下来后尽快给家里来个消息,同时希望他投身教育事业,教书育人,传播人伦道德,回馈社会恩情。他牢记母亲的教诲,到台湾后,一心想找一份教育工作。不久,他在高雄水产职业学校谋得了一份教职。
工作稳定后,思乡情日盛。“我记得当时快到中秋节了,几个同学也都找到了工作。大家买来月饼,吃着吃着眼泪就掉下来了。”林善庆想给家里寄点钱,顺便告诉母亲自己到了台湾。“有一个同学看出我的心思,就介绍了一个他认识的朋友帮忙,她的家人在香港,通过他们寄钱回大陆。”这位热心给予他帮助的朋友,后来成了林善庆的太太。
此后四十年,林善庆一直在台湾教育界工作。他在任教的建国中学,率先推行了“荣誉考试制度”。“荣誉制度的实质是让学生进行自我管理,培育学生的诚信意识。”林善庆说,“荣誉考试制度”不设监考老师,开考前,教务处工作人员把考卷送到每一个教室,放进黑板旁边的小箱子内;开始考试了,就由风纪股长(相当于纪律委员)和学艺股长(相当于学习委员)把考卷拿出来分发给大家;考完后,学生将试卷交到讲台上,学艺股长和风纪股长密封试卷放回小箱子;随后,教务人员把考卷收走,并把下一场考卷放进去。“学生都有自尊心,为了自己的面子和荣誉,大家都卯足了劲儿,诚信的习惯的就渐渐养成了。”这一制度的推行,不仅教化了学生的行为习惯,还大大提升了学校的升学率。他也因此获得了升职的机会,但他都婉拒了。
谈学习轶事:耄耋之年重返校园,为取“真经”夜宿图书馆
林善庆说,做老师的人,首先要把自己的小孩教好。他有四个孩子,两男两女。在他的教育引导下,孩子们学有所成。此时,林善庆也从台湾建国中学退休了,几个孩子决定前往美国继续深造,劝他也一起去。
经历过和母亲、兄长的分离之苦,林善庆不忍心再和孩子们分隔两地。一番思量过后,他和老伴陪着孩子们举家迁往美国。远离故土的日子,让他格外体会到中华传统文化的可贵。他回想起小时候父亲的教导、私塾先生的讲课,不禁问自己,究竟何为“善”,何为“仁”?他在《论语》等传统文化典籍中寻找答案。“慢慢地,我懂得了‘仁’就是‘善’,‘仁’产生了‘爱’,其中包含了忠、孝等全部传统道德。”
随着孩子们一个个完成学业、成家立业,林善庆感到自己的使命完成了,空闲时间多了,一头扎进了学海。80岁那年,他向美国加州安德鲁大学提出攻读硕士学位的申请,获得了校方批准。取得硕士学位后,他又继续攻读博士。
回顾这一段高龄求学的经历,林善庆付出了比常人更多的努力,但他不觉艰辛,反而充满感恩。林善庆的家距离安德鲁大学约1个小时的车程。最初,他每天开车在学校和家之间往返,时间一长他感到每天花2个小时在路上很浪费。林善庆找到校长,毛遂自荐到学校图书馆“勤工俭学”,但他不要薪水,只希望能留宿在图书馆,把更多的时间投入到学习上。于是,读博期间,林善庆除了上课,剩下的时间都泡在图书馆里。做完图书馆的工作后,就徜徉在书籍的海洋,和孔夫子等古圣先贤“见面对话”,晚上就以沙发为床,就地休息。
两年多心无旁骛地潜心钻研,林善庆写就了23万字的博士论文《<论语>中仁字的研究》。“完成了博士论文后,学校要验证我的论文成果,我就回到国内的石家庄、南京、常州等地授课,收到很好的效果。”林善庆说,授课的资料反馈回学校后,获得了校方通过。终于,他在完成论文2年后,拿到了哲学博士学位证书,这一年他86岁。
叙故土人情:故乡水甜人善,是心中永恒的牵挂
取得博士学位后,游走海内外交流、推广中华传统仁爱哲学成为林善庆重要的人生课题。这也是此次回乡探亲的行程之一。虽然家乡的变
化很大,但当记忆中的乡音响起时,那熟悉的亲切感又回来了。之后,林善庆又陆续多次返乡,组织参与兴修家谱、编印通讯录等家族活动。“我们这个大家族现在有200多位成员了!”他颇感自豪。这次回国,除了丹阳,他还将前往常州、上海等地探望亲友。
距上次回国已隔了六年,这一次再回家乡,林善庆的感受又不同了:“家乡变化很大,发展很快,走在文明崛起的路上了。”这样的变化在他眼中很是迷人,接待林善庆的丹阳亲友透露,出了火车站,坐上汽车前往用餐地点的林善庆目不转睛地看着窗外的景致,一路看还一路用手机录影,记录着家乡的风貌。到了用餐地点,喝了家乡的水、吃了家乡特色菜肴,他连连夸赞家乡的水好喝、果蔬新鲜。
在当天下午举办的仁爱文化交流会上,了解到家乡的传统文化学习、研究工作开展得很好,林善庆很欣慰,他动情地说:“正是家乡淳朴的乡风人情的滋养,让我从小就有了仁、善的意识。家乡的水是甜的,家乡的人儿更美!”在这片充满仁爱的热土上,他还将继续汲取养分。
发余生之愿:著书授课,不遗余力传播中华“仁爱”文化
尽管取得了博士学位,林善庆仍谦虚地表示,在传统仁爱文化的世界里,他还是一名学生。在有限的余生,他将一边继续学习、钻研中华传统仁爱哲学,一边不遗余力地传播仁爱文化,影响更多人践行仁爱思想。
其实,早在进入安德鲁大学系统地研究中华仁爱文化之前,林善庆就开始了对传统文化的推广、传播。1988年,移居美国后,他在当地找了一家中文学校,教华侨子女中文、汉字等课程,且不领薪水。这一教就是27年。林善庆说,“我跟校长说,我在这儿教书不要钱,省下来的钱就帮忙多培养中国青年吧。”学校放学后,林善庆则当起了“家庭教师”,给几个到他这儿补习的华侨子女“开小灶”,同样是无偿地付出。他不仅教孩子们写汉字,还给孩子们普及中国传统文化,让传统文化渗透到孩子心里,改善他们的行为习惯。
在生活中,林善庆也身体力行地践行着仁爱思想,他说“仁”不仅是对人、对事,对物品也要“仁”,要“惜物”。他提倡物尽其用、简朴生活。他把授课的提纲写在过期的挂历背面,节省纸张;一件睡袍穿到破也不肯扔,还要剪成一块一块的,当毛巾用。
从安德鲁大学毕业后,林善庆四处讲学,让中华传统仁爱思想更广为人知;同时,担任安德鲁大学客座教授,围绕仁爱哲学每周在校讲课三小时。来听他的课的,有年轻学子,也有高龄老人。林善庆说,来听他课的人越来越多,可见中国传统文化的生命力、感染力。
在授课、交流的同时,林善庆还先后出版了《爱的可贵——爱的体会》《迈向仁爱的21世纪》等仁爱学相关著作,目前正在写作《仁爱学初探》一书。他说,作为中国人,更加要以“当仁不让,时不我待,舍我其谁”的责任感为传统文化传承贡献自己的力量。
(云莹 文/摄)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