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成川
1985年4月20日,丹阳县轧花剥绒厂以不断改造旧设备,积极主动治理污染,变废为宝,取得经济、环境效益双丰收,四年利润翻四番,年创外汇200余万元的优异成绩,被《中国环境报》刊登在头版头条,并配上编者按语,这在当时成为全县格外夺人眼球的爆炸性新闻。
丹阳轧花剥绒厂是1950年建起来的老厂,经过几十年的生产经营,早已设备陈旧,工艺落后,产品成本高,质量差,消耗大。只要机器一转,车间内到处短绒灰飞舞,几步之外就看不出是谁,整个厂区内到处是一片短绒灰霾,就是戴上防尘口罩头套,也遮不住一副“灰人”的样子,工人淌鼻血是常有的事,肺病也时有发生,很多工人已无心在这种环境下生产,不少人纷纷要求调出该厂。
从部队转业到该厂的蔡炳海厂长看在眼里,急在心上,下决心改变这种落后的生产面貌,给工人创造一个舒适的生产环境。在多方听取行家意见后,他决定,把改革落后的工艺设备作为解决短绒灰到处飞舞,增加产量,提高质量,降低产品成品的突破口。1980年,该厂组织了八名专业技术人员专程到苏州、上海等兄弟厂参观学习先进设备工艺,自己设计图纸,制定改造方案:首先对清绒车间老机器设备的加工工艺进行全面改造。经过一年多的反复实践,不仅改变了原来的手工操作,解决了劳动强度和环境污染,而且每台皮辊剥绒机的产量从不到五十斤增加到七十五斤,棉籽破损率从原来的8.1%降到3%以下;与此同时,对工人操作劳动强度大的尘塔风机又进行了全面改造,自行设计了一个双层倒挂滤袋式大型尘塔,把原来的上进风改为下进风,将全厂的所有排尘风机集中到一处,实行综合治理,将排向空间的尘绒全部自动回收到尘塔内,这样不仅提高了风机效能,降低用电量33%,而且大大减轻了工人的劳动强度,改善了环境,仅此一项每年就增加收入十多万元。厂内再也没有往日满天飞舞的尘绒了,工人也不再出现淌鼻血、生肺病的现象了。在取得一些成效后,蔡炳海厂长又和厂技术攻关小组研究,对原有剥绒锯片齿形小,影响短绒产质量的问题,集各先进兄弟厂之长处,研制成功了角度大小适中的锯片齿形,剥绒剥耗率由原来的4%下降到2%,大大低于国家规定的耗损标准。
丹阳轧花剥绒厂将不断改造工艺设备和治理环境污染同步进行,皮棉加工能力从1980年的4万担提高到1984年的12万担,每担短绒生产成本从36.37元降到8.6元,原产值92万元、利润2.6万元,也分别猛增到1965万元、42.6万元。六个短绒产品在全省质量评比中都获得第一名,利用产品质量优势创办的全省第一家年产万吨优质短绒产品,不仅国内厂家纷纷上门订购,连日本、美国、英国、香港等国家和地区的客商都亲自到该厂要求供货,为国家年创外汇200余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