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印·复写

核心提示: 当今的电子网络时代,电脑打出的文字瞬间就可传送到千里之外,同时还可以直接扫描成纸质文稿,复印机能迅速复印出各种文件和证件。惊叹之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操刀钢板铁笔刻写蜡纸的油印及用蓝印复写纸复写文字票据的往事……

当今的电子网络时代,电脑打出的文字瞬间就可传送到千里之外,同时还可以直接扫描成纸质文稿,复印机能迅速复印出各种文件和证件。惊叹之余,我总会不由自主地回想起操刀钢板铁笔刻写蜡纸的油印及用蓝印复写纸复写文字票据的往事……

五十年代,我们学校里平时测验和考试的试卷都是老师用铁笔在钢板上刻写后再用油墨手工印制出来的。一张蜡纸平铺在一块夹在木框中间约10厘米宽的钢板上,用一支带有锋利铁针的铁笔刻写事先拟好的底稿,小心翼翼,一笔一画,用力均匀轻重适当,尽量避免差错及划破蜡纸。刻完后再把蜡纸和待印白纸固定在印框内,先蘸上一块油墨刷匀,再用油墨滚筒滚印,滚一次取出一张,根据需要直到印完。上四年级时有一次,音乐老师陈娟曾叫我学习帮她刻写过一首怀念台湾同胞的歌曲。她手把手教我手劲力度,用“米达尺”(宽1厘米、长20厘米的木制文具尺)划分节号、音符号。那是我平生第一次刻写钢板,虽然字体不怎么好,但刻印效果还算可以,内心颇有成就感。至今,那吱吱的刻字声好像仍响在耳边,乌黑锃亮的油墨香味也不时在我的鼻尖泛起。

1956年我上初中,在镇上看见过脚踏式圆盘印刷机。事先排好的铅字和表格,用红、蓝、黑各色油墨印制各种账册票据报表。脚踩一次,“叮铃铃”一声响过即印成一张,取出后立即放进一张空白纸。如果滚筒在字盘上自动滚动数次后发现字迹稍淡浅时,要赶快在圆盘上添加一些油墨。这种油印机比手动印制快了许多,但总体效率还很低下。

“文革”期间,学校停课一停就是几年,教学工作全部瘫痪,我们的好几门专业课程教材查无着落,只好找来旧教材照本刻印。十来个人加班加点刻写油印,几百页的文字加上图示图例用了将近一个月才完工,光蜡纸就用了几十卷。

后来,在手工打字机慢慢普及时,“啪嗒”、“啪嗒”的打字声在机关、学校和工厂单位响起。密密麻麻的铅字字盘上,打字员一个字一个标点地寻找再打在打印蜡纸上,这样省去了手工刻钢板的时间,字体也整齐漂亮了许多,但是油印仍然费工费时。然而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各类文件、通知、通告等均是如此形成再发送至各个单位的。

与油印同时盛行的还有一种办法叫复写。当不需要批量印制时,比如合同、协议、借据、收据以及大量的收购、销售时使用的三联、四联票据等就用蓝色的复写纸完成。当时那个年代,印蓝(复写)纸使用相当广泛,它与钢板、铁笔、手工打字机一起共同为那个时代的宣传、教育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