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川玉
丹阳书画装裱业的崛起,源于丹阳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造就的书画家。丹阳书画家的作品之前是送扬州装裱,由于送往扬州装裱的书画数量较大,使扬州装裱师唐福如意识到丹阳人文荟萃、名人辈出,书画功底深渊莫测。他抓住契机,于1925年在中市大街166号开设了“福如裱画店”(今新民中路四牌楼菜市场偏东对面),大显身手、发挥才能、实现理想。“福如裱画店”开设,丹阳书画实现就地装裱的期望,大大便利了丹阳书画家的装裱需求。
画的绘成、书法翰墨,需进行装裱,书画一经装裱,便成一幅幅形象逼真、鲜艳夺目的完整作品。其方法是先用宣纸托裱在书画背面,再采用绫、绢、彩纸为作品镶边,及至扶活,然后安装轴杆或版面。经装裱的书画作品又有手卷、轴、册页和片之分。画的种类有山水画、风景画、人物画、水墨画、花鸟画、条屏画等。书法所涉及的是真、草、隶、篆、行等书体。
扬州装裱书画特点是采用古雅之法,裱工精湛,经匠师们装裱后的书画作品劲挺柔软、整洁平齐、秀丽雅致。扬州装裱书画还有用浆如水的特点,注重选料,打浆用的面粉、明矾,甚至用水均有考究,严格按比例制浆,轻浆重排,工序不同,用浆的稀稠也不同。鉴别是用浆棍挑起浆糊,以浆糊下滴速度快慢来决定使用工序,而这一切全凭手感眼观,所以视装裱技术关键工艺为江湖秘诀。经装裱的书画作品,由于收藏保管不善、发生受潮发霉、空壳脱落、糟朽断裂状况,有的被虫蛀鼠咬,这就需要重新装裱。经过重新装裱的书画,不仅无碍收藏观赏,而且还能延长它的生命。对古旧书画,有起死回生之术、妙手回春之功,无论古旧书画如何陈旧、破碎,以补天之手、心细如发,一经装裱,就可天衣无缝的恢复原貌。古人说:书画古迹重裱,如病延医……医善则随手而起,医不善则随手而毙,俗话说“三分画、七分裱”,可见装裱之重要。为此,丹阳的书画装裱则倾向扬州流派。
“福如裱画店”所装裱的作品自然是扬州装裱流派风格,唐福如的精湛的装裱技艺,由叔父传授,再加他受传授时孜孜不倦、刻苦努力,获得了扬州流派之崇高荣誉。曾经一度吕凤子先生的书画装裱占裱画店半壁江山还多,吕凤子先生绘的画,除抗战时他在四川的绘画唐福如没有装裱外,凡在丹阳绘的画均由唐福如装裱制作。新中国成立后,1951年,吕凤子先生任苏南文化教育学院艺术系教授时,他制作的卓越佳品,还专程送丹阳给唐福如装裱。1931年(民国20年)吕凤子先生创作的《庐山云》在法国巴黎世博会上获“金奖”,这幅作品就是由唐福如装裱的。唐福如可谓吕凤子先生的专职装裱师。顾莲邨先生为现代杰出的书画艺术家,是丹阳正则画院第一任院长。新中国诞生后,1961年他创作《西门集市贸易图》等数件作品,参加丹阳市政协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2周年美术展,还有上世纪70年代初,他的选送日本展出的书法作品,均由唐福如装裱的。
唐福如不但在装裱上技艺精湛水平一流,而且还有鉴别书画是真迹还是赝品的本领。他对唐伯虎、徐悲鸿、齐白石、张大千等书画作品过目就略知一二,能评估出绘画的起笔点和收笔处、绘画步骤、风格、落款位置。他的这项本领,也是在细心、专心和精益求精的装裱书画过程中练就的。
“福如裱画店”1925年开设,因抗战和其他原因,数次迁移店面,于1951年安营新民路202号(距小东门桥百米左右)。随着时代的变化,装裱业有所衰弱,但在装裱业衰弱中契机再现——丹阳服装厂的服装出口前苏联(今俄罗斯),制作包装盒的黄板纸需要装裱白纸版面,因此,为丹阳服装厂出口服装包装盒的装裱成为裱画店的业务。遗憾的是唐福如先生的装裱技艺没有子女继承传世,他于1976年病故,享年78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