刷爆朋友圈——咱丹阳奶奶教孙子看图识字

核心提示: 上周,本报推送“笑cry了!奶奶教孙子看图识字,只有丹阳人能看懂!”的微信,在大家的朋友圈里刷了屏。看了的微友直呼,老太太的发言毫无破绽,我无言以对!也有人说,都是亲切的回忆,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被奶奶教大的。

上周,本报推送“笑cry了!奶奶教孙子看图识字,只有丹阳人能看懂!”的微信,在大家的朋友圈里刷了屏。看了的微友直呼,老太太的发言毫无破绽,我无言以对!也有人说,都是亲切的回忆,自己小时候就是这样被奶奶教大的。

到底是怎样的发音,让他们这么疯狂?小编给大家感受一下。

■ 周娜

 

丹阳奶奶:“逆头”、“照花”、“带恰恰”……

小编浏览这条微信发现,它是以漫画的形式讲述了一位丹阳奶奶教孙子看图识字。文中共有十张图,内容为,“来,跟奶奶念,‘逆头’,天上的‘逆头’。”图中,一位奶奶手上正拿着一张画有“太阳”的纸,用来解释“逆头”的含义。紧接着,第二张图中,奶奶手中的白纸上画了一对虾子,解释了“‘照花’,河里游的‘照花’。”

“来!跟奶奶念‘门子’,吸血的‘门子’;‘日脚’,今天是个好‘日脚’;‘屁瓜’,大腿上面的‘屁瓜’;‘白乌龟’,嘎嘎叫的‘白乌龟’;‘带恰恰’,草里乱跳的‘带恰恰’;‘恰子’,天上飞的‘恰子’;‘薄刀’,剁菜用的‘薄刀’;‘膝馒头’,能屈能伸的‘膝馒头’。”丹阳的方言博大精深,没有接触过的外地人还真不一定能听得懂呢。本文中,丹阳的方言配上形象的图,不仅本地人看的亲切,不懂丹阳方言的外地人看了也能明白其中的含义。

 

微友:满满都是亲切的回忆

这条微信一出瞬间就在朋友圈刷屏了。微友“赤山怡风·广胜”就给了个赞,“正宗丹阳‘宁’,标准丹阳‘务’。”

更多微友看完后表示,满满都是亲切的回忆。“瞬间笑翻了,小时候奶奶还真这样教过我,让我静静,我要好好回忆一番。”微友“艾琳”表示,控制不住思绪了,现在虽然很少说这些话了,但是却感觉异常亲切。“它既勾起我们对童年的记忆,又能让我们丹阳土话传承下去。”微友“懂你”说道。

微友“写字楼”表示全中,不仅全能看懂而且还全能说,平时上班说的都是普通话,但是和家人交流的时候还是感觉方言更有亲切感,而且他表示,自己平时说的方言中还有很多漫画中所没有的,还可以进行补充,“丹阳的方言实在是太经典了。”

微友“马兰头”则纠正道,标题应该是“嫚嫚搞孙则(奶奶教孙子)”

你小时候,家人是不是也是这样教你的呢?

 

家长:说方言,会影响普通话发音?

如今,爷爷奶奶、外公外婆帮忙带孩子,是常见不过的情形。老一辈人有些普通话说得不太标准,照顾宝宝的时候常说方言。为此,很多家长就担心,爸爸妈妈说普通话,爷爷奶奶说丹阳话,多语言环境会不会影响宝宝的说话能力?

不止家长在意,研究人员也非常关心。但专家表示,孩子天生就具有识别不同语言的能力,在同时学习多种语言时,也能够理解不同语言之间的差异。并不会因为多学了一种语言、或普通话和方言混合,就导致语言发育减缓或滞后。

其实想想看,小时候,我们也是在丹阳话、普通话混合的环境中长大的,现在不是也能在丹阳话和普通话之间无障碍切换自如嘛!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