踏青赏花正当时 过敏体质人群要小心

核心提示: 假期前两天阳光灿烂,您的微信朋友圈有没有被“踏青赏花”刷屏?随着清明节假期的到来,很多市民祭祖、出游、踏青。然而,皮肤科专家提醒,踏青赏花时,要做好皮肤防护工作。

清明假期,记者朋友圈被丹阳美景刷屏。

假期前两天阳光灿烂,您的微信朋友圈有没有被“踏青赏花”刷屏?随着清明节假期的到来,很多市民祭祖、出游、踏青。然而,皮肤科专家提醒,踏青赏花时,要做好皮肤防护工作。

记者从我市医院皮肤科获悉,近期门诊就诊人数明显增加,主要是过敏性疾病的病人增多。医生提醒,清明期间是皮肤病高发季节,外出游玩需小心谨慎,以免招惹各种疾病。

防过敏:

花粉、蚊虫、阳光都要躲开

据皮肤科医生介绍说,清明时节温度回升,紫外线强度增高,蚊虫、各种植物花粉、动物皮毛和尘螨随风飞扬,易引起皮肤炎症,外出游玩时容易发生过敏性皮肤病,常见的有接触性皮炎、荨麻疹、日光性皮肤病等。

踏青时若不小心接触到漆树、荨麻等植物,可能在接触部位出现剧烈瘙痒、皮肤红肿甚至水疱的接触性皮炎。此外,野外空气中还飘飞着花粉、柳絮等,过敏体质的患者局部皮肤接触或吸入过敏原,可能发生剧烈瘙痒的水肿性红斑、风团,我们称之为荨麻疹。过敏体质人群应少到有花粉、柳絮、杂草较多的地方去,外出时戴上帽子、口罩、眼镜,穿长衣长袖,避免接触过敏原。也可提前服用一些防过敏的药物,如开瑞坦、西替利嗪等。

防虫:

碰到隐翅虫,不要一掌拍死

野外踏青不仅有鸟语花香,还有形形色色的小昆虫们。

被蚤、螨、臭虫等节肢动物叮咬后局部皮肤可发生丘疹性荨麻疹,表现为纺锤形鲜红色风团样肿块,其中央常有小水疱,可以成批发生,瘙痒剧烈。在室外有时还会碰到隐翅虫,隐翅虫外形容易辨认,为蚁形甲虫,体长0.6~0.8厘米,头、胸、腹部为黑色和橘红色相间。当它跌落、停歇在皮肤表面被拍打或捏碎时,昆虫体液接触皮肤即引发强烈的刺激性皮炎,初期表现为接触部位出现瘙痒性片状、条索状红斑,随后红斑上出现密集的丘疹、水疱,后发展为脓疱或灰褐色坏死,灼痛明显。

预防的关键是发现皮肤有隐翅虫时不要直接捏取或拍击,应将其抖落。外出时穿长衣长袖,且最好把袖口、裤腿扎紧,防止小虫子钻进去。

食物:

少碰光感性食物

清明时节紫外线逐渐增强,人们穿着衣物减少,裸露皮肤增多,户外游玩时容易发生光敏性皮炎。此病通常发生于对紫外线过敏的患者,进食光敏性食物或药物后更易诱发。光敏性皮炎一般发生在暴露部位,如脸上、脖子、手臂等。这些部位的皮肤会出现丘疹、红斑、水泡、脱屑等,常伴有不同程度的瘙痒。还有些女性表现为雀斑增多或黄褐斑加重。

医生提醒说,对紫外线敏感的患者外出时除了要注意暴露处的遮阳外,还应使用防晒霜,尽可能减少皮肤受日光直射。同时,应尽量少吃光感性食物,如田螺、灰菜、紫云英、雪菜、苋菜、荠菜、莴苣、无花果、萝卜缨等,以防止诱发光敏性皮炎。

医生特别强调,出现症状的患者,病情轻微者可不需治疗,只要做好皮肤保护,过几天就能自愈,但病情较重的(如瘙痒难忍等)一定要及时到医院接受正规治疗,医生会根据病情的轻重,给予相应的处理。

(综合)

责任编辑:张钰婷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