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九里受传统文化和宗教迷信影响,许多老风俗有的继承下来了,更多的逐渐消逝了。
挖坟帽子 清明节前都要给祖坟挖坟“帽子”,没种过田的人这种坟“帽子”是不会挖的。虽然老的“帽子”还在,也要推掉换新的。没有子嗣后代或子嗣后代不在本地的祖坟没人挖“帽子”,好心的人会替他们挖。
踏青 封建社会时妇女是不能出门的,只有元宵节和清明节可以出门。清明节全家上坟祭祖以后就在田野里游玩,这叫踏青。当然这种封建礼教的限制早已取消,但是现在却有一种新的踏青风俗产生了,清明节城里人开车到乡下来挖野菜,真是旧风新俗。
秤体重 从前,踏青回来还有一种风俗——秤体重。在一家楼下挂一杆大秤,秤钩上挂一个篓子,于是左右邻舍,男男女女都来秤体重,谁重谁轻,嘻嘻哈哈,非常热闹。人们说,只有清明这天秤体重是规矩,别的日子秤体重不吉利。
四月初八吃乌米饭 茅山那边有一种灌木的叶子,人们把它摘下来叫卖“乌饭草”。人们买了这种叶子在石臼里捣烂,变成乌黑色的水。四月初八这天,将烧饭的米淘洗后连淘箩浸在这水里。浸了一刻后,这米也变成乌黑色,烧熟的饭变成深紫色,吃起来有一种清香味。这风俗是从一个神话故事衍生的。目莲的母亲作了孽,被打入十八层地狱。目莲孝顺,就给母亲送饭,送去的饭都被野鬼抢吃了,目莲的母亲依旧挨饿,目莲就烧这种乌米饭送去,野鬼们不敢吃了,目莲的母亲才吃上饭。从九里再向东就没有这种风俗,因为卖“乌饭草”的人不愿意再跑远些。
六月六,包红绿 这是女孩子的事。六月六这天,她们把凤仙花的梗切断捣烂,到中药店去买点银朱(银朱太贵,中药店只卖给广丹)拌在里面,再到野外去找些苎麻叶,晚上睡觉前将这种红泥捏一点放在手指甲、脚趾甲上,用萱麻叶包好,再用线扎牢。第二天早上脱去包扎后,指甲和趾甲就变成红色,可以保持很长时间。
七月十四烧野鬼 农历七月半叫中元节,我们这里有祭祖的风俗。十四的晚上家家都要烧野鬼。就是到村外路边烧纸钱给孤魂野鬼,这又有目莲的故事。说目莲修行得道,到阴间去救母亲,母亲救出来了,地狱里的十万八千孤魂野鬼也逃出来了,人们到外面去烧纸钱,免得他们作崇。建国以后,这种迷信风俗便逐渐消失。
立秋做太平会 这大概是以前只有九里才有的风俗。这天下午在季子庙山门口,用几张桌子拼接起来,供猪头三牲。这天农家都蒸馒头,家家户户将第一笼馒头用盆子装几个去祭神,有祀人念咒请神,并有人敲锣鼓。祀人念一段咒,锣鼓敲一阵。祭神的馒头摆满了桌子,这时看热闹的人就在评哪家的馒头又白又大,哪家就特别高兴。祭神会结束后,猪头三牲归祀人和帮忙敲锣鼓的人分享,并将那又白又大的馒头每家拿一个去当点心。猪头三牲的钱是店家募化来的。
七月三十扦捧香 从前有种竹竿做骨心的棒香,敬神时可以一根一根扦在香炉里。七月三十这天夜里(逢月小就改为廿九),家家就在门口地上扦棒香,识字的扦个“天下太平”,还有人家将南瓜或葫芦扦满了棒香挂起来,所以这天夜里村上到处都是烟雾缭绕,香火遍地。这风俗是因为地藏王菩萨终年闭目,只有到七月三十这天才瞪开眼睛。当他看到遍地香火旺盛,他就会降福给人民。从前九里季子庙有一间廊房是地藏殿,中间坐的是地藏王菩萨,两边是站立的十殿阎王,所以九里人特别热心这风俗。
九月廿三还米狗 农历九月廿三,农家收成已了。这天傍晚,各家将蒸的糯米粉团子再加猪肉刀头等祭品到自家的打谷场上去祭奠,烧香化纸磕头。在蒸的团子中间必定要有个捏成像狗的,祭奠以后要将那像狗的团子丢给狗吃。这大约是祭土神的风俗。不过最不理解的是这天晚上有人组成打狗队,专门寻狗打,打死了以后剥皮吃肉。不光打野狗,家养的狗如果跑在外面打死了也不承担责任。这种既祭狗又打狗的风俗不知是何起源,建国以后,这种风俗就消灭了。
祭家神 这种风俗我们这里叫“安家”或“安住宅”,必须在冬至节前完成。祭家神仪式的特点是桌子周围不摆凳子,桌子上面放祭品,桌子下面地上也放祭品,而且下面放的祭品要比上面更丰盛。桌子左边上放一把铁镐,右边地上放一把锄头。主人在祭祀前要沐浴更衣,显得非常庄严。还有一种大安家的仪式,除祭品更加丰盛外(如必须用猪头、公鸡、鲤鱼),还要请祀人念咒,请人敲锣鼓,像做太平会一样。
腊八粥 腊月初八吃腊八粥的风俗一直延续至今,传说是岳飞这天被害的,人们伤心吃不下饭,所以家家烧粥吃。现在这种纪念意义早不存在,只是将生活过得丰富多彩些,便相约烧腊八粥。不过,九里崇福寺烧腊八粥却值得记下来。这天崇福寺要烧几大锅腊八粥让村上人来盛了吃,有的乡下人也特地跑来吃和尚家的腊八粥。崇福寺的腊八粥虽是素的,却有好多种配料,如香菌蘑菇、金针木耳、莲子红枣、粟子白果等等,不下数十种,油又放得多,味道特别美。直到崇福寺毁了,这种风俗才停止。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