头绳衣裳

核心提示: 何为头绳?现今的90后甚至部分80后都对这个名词不甚了解。其实,头绳就在今天每个人的身上。头绳者,毛线也!由此,头绳衣裳即为毛线衣也!

■ 蒋裕清

何为头绳?现今的90后甚至部分80后都对这个名词不甚了解。其实,头绳就在今天每个人的身上。头绳者,毛线也!由此,头绳衣裳即为毛线衣也!

上世纪五十年代以前,头绳确是稀罕之物,因为它是羊毛制品,俗称“毛料”、“毛货”。在广袤的农村家庭,头绳作为农家小姑娘扎头发、辫子的妆饰品,也只有少数人在过年过节之时在货郎担上买上1~2尺,于是就有了歌剧“白毛女”中杨白劳给喜儿“扎红头绳”一段,令喜儿喜出望外、兴奋无比。至于要穿上一件头绳衣裳,恐怕只有拿工资的工人、教师以及他们的家人方有资格。一般家庭的男女老少都只能在衬衣外套上一件棉袄,家境稍好的能加穿一件卫生衣(成品球衣)就算很时髦的装束了。记得当时的头绳(毛绒)价格每斤大约在十几到二十多元,一件毛衣要一斤几两,要花费工作的人员一个多月至两个月的工资。“时尚”、“昂贵”就是人们对头绳的印象。为此,在媒人为谁家姑娘说媒提亲时,除了乡俗应给的彩礼之外,女方都有向男方要一件大红头绳衣裳作陪嫁的要求,这在当时是惯例。就我自己来说,从小学一直到1967年大学毕业,父母亲才咬咬牙给我买了11元一斤的紫红色毛绒打了一件毛衣。

进入六十年代后期,我国的国民经济逐渐好转,全国人民生活水平也有所改善。随着化纤工业的迅猛发展,腈纶等产品开始涌现市场,各种混纺毛绒取代了原先单一的羊毛毛绒,其品种、色泽和数量大大改观,价格也较以往易被广大百姓接受,穿毛线衣的人也慢慢多了起来,特别是小孩和青少年,穿上一件鲜艳的毛衣显得格外的精神、漂亮。从那以后的农村家庭,屋里屋外,村边地头,大姑娘小媳妇也有不少家庭主妇们手拿四根竹针、拎一个装着毛线团的布袋偷忙空闲结(打)毛衣,成了当时一道奇特的景观,即使在城里也是如此,因为当时很少有成品毛衣出售,必须由她们一针一线一戳一绕地千针万线方能织成一件毛衣。针针线线,凝聚亲人无限的温暖和关爱。当时为了省钱,经济拮据的人家也打起了纱线毛衣,让老人也能穿上时尚的线衣。平针、上下针等各种针法织出了各种花叶、花纹图案,平口领、圆领、鸡心领、高领形态风格各异,这些都有专门的杂志介绍和学习。

几十年过去了,如今打毛衣的竹针(钢针)已基本消失,人们穿着的毛线衣帽围巾都是机织成品,商店里它们的花色品种琳琅满目,羊毛、牛毛、驼毛、兔毛等成品应有尽有,那一针一戳一弯一绕结打毛衣以及拆洗后一摇一摆框毛线绕线团的身影也淡出了视线。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