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里人放风筝

核心提示: 现在,放风筝是人们在春天的一项户外活动,但是从前九里人放风筝却都是在冬天。

■ 鞠万和

现在,放风筝是人们在春天的一项户外活动,但是从前九里人放风筝却都是在冬天。农历的冬月,田事已了,闲暇无事,于是就相约着准备放风筝,一开始是小孩子先动手,到箩匠铺里去要几根断篾,到妈妈针线叵箩里拿些线,在作业本上撕张纸,再到邮政代办所的柜台上要点浆糊,就动手扎起风筝来了。七八岁小孩都是扎龟背的、尖角的,十岁开外的就扎八角的,于是在收成已了的打谷场上就看到他们跑呀叫呀的身影。

十七八岁到二十多岁的青年这时也心痒难熬了,于是就相约要扎大风筝。先筹钱,家境较好的自己先出些,再向开店的商家去募捐些。有了钱首先是买黄麻动手搓风筝线。将黄麻用木榔头敲软了,晚上再伙在一起用手搓。

一面搓绳一面就要准备扎风筝。先到箩匠铺里买篾,那时箩匠铺里的师傅一听说要扎风筝都特别支持。扎大风筝先扎成一个八角形,再在每个角加三根篾,就成24角。24角外围就是一个长椭圆形,上下对称、左右对称。篾与篾交叉处都用麻扎一下,空格较大处还须用黄麻网上几道。风筝框架扎好了就剩糊了,正面糊桑皮纸,背面糊丝绵纸。糊好后还须用四根竹竿做骨架交叉绑在背面,这样风筝竖起来就有一丈来高。

风筝扎好后,下一步就是选竹竿做头骨和制作绷在头骨上的弓。弓有两种:一种是丝弓,就是用丝线绢成一厘米多宽七八尺长的丝带,用树脂胶胶一下;一种是篾弓,就是把一厘米多宽的二刀篾,经过加工刨刮,既匀称又薄,再放在淹菜缸里浸几天就可用了。丝弓用长了,只要胶一下可以再用,而篾弓用长了纤维抖开就不好用了。这两种弓发声不同,丝弓声音浑厚,篾弓清越,随风传出很远。

除弓外还要准备两件发声器:一是找一个拳头大的老葫芦,在肚子上挖个洞,将里面籽掏空,把它绑在风筝的“肚脐”部位;另一个是用两段一头有节的约三四寸长的竹筒,断口处削成斜面,再用薄竹片粘在断口处,空一条缝,做成哨子,把它系在风筝“腰”部两边,这样风筝上天,就有三种响声:弓声、葫芦声、哨声,这三种声音各有不同,很容易分辨,这才真正符合风筝这一名称。实际上没有声音的只能叫做纸鸢。

除以上准备工作外,还要准备两根拴在风筝下部的尾脚绳。这尾脚绳从粗到细各有十几米长。粗的有手腕般粗。这两根尾脚绳要多长都得从实践中得出经验。过重风筝不易上天,过轻风筝上天后会摆得凶。

各项准备工作做好了,那就“万事俱备,只等刮风”。这样大的风筝须得五级以上的风才能放,还得在田野空旷的场所,至少得七八个人:两个人把握住风筝向天上送,两个人拎尾脚绳免被地面上的东面缠住,两个拽风筝线跑,有时得一口气跑出去一二里路,后面还得有人供线。当然,第一次放不会一帆风顺的,有时风筝三根肚带绳形成的斜面是不是与风向配合也得随时调整,尾脚绳长短轻重也得考虑到关系。

风筝上天接到高空风它就稳稳地耽着,不摇不摆,两条尾肢绳像飘带一般微微抖动。这时就慢慢牵回村边,拴在树上或草堆上。这时,所有为风筝出过力的人就会聚在背风处欣赏自己的杰作,品着优美的响声。如果遇上月黑风高的晚上,估计天不会作变,就让风筝在天上过夜。有时候还会在风筝线上挂小灯笼叫“燎灯”。这种特制的小灯笼上下口比较小,风吹不灭,点上蜡后将风筝线拉下一段,将燎灯扣上再送上天,这样就会在天空出现一排光亮,十几里外都会看到。在那没有电灯的时代,这是很引人观看的。这时,放风筝的人,甚至全村人心中的骄傲自豪感是非常强烈的了。

抗战八年,晚上怕碰上鬼子,人们没兴致放风筝。胜利后,也曾热过一阵子,可是国民党抓壮丁,物价飞涨,也高兴不起来。照道理现在提倡放风筝,甚至还办风筝节,应当热起来,可是,天空被高压线、低压线,电话线等等占领,像从前那样的大风筝也无处可放了。

责任编辑:周娜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