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特约评论员 秦曼村
过年了,“在中国民间,最深广的文化,莫过于‘年文化’。中国的旧历年是从早早吃一口那又黏又稠又香又热的腊八粥时,就开始听到了年的脚步。这年的行程真是太长太长,直到转年正月十五闹元宵,在狂热中才画上句号。”(冯骥才)
我们丹阳,这块古老的大地上,至今还延续着诸多的过年习俗。腊月廿四,家家户户打扫屋内灰尘,清洗物件。中午得吃米粉团子,或者煮赤豆饭,盛于杯、碗中,安放在床头、米囤、箱柜上,称为“喂龙”,这些摆放的事基本上都是我们小孩子做的。晚上供奉灶神,送灶神“上天”,并以麦芽糖、糖饼、枣栗、核桃等供奉灶神,目的是给灶神“甜嘴塞口”,让其上天言好事,下界保平安。腊月三十是除夕,孩子们都要在家里换上新春联、五色门帘和年画。我们还会折些冬青、柏树枝叶插在大门框上。中午祭祀祖宗,并用米饭、红枣、百果做“年饭”,饭上插天竹、松枝叶,供奉灶神和祖宗。晚上,是最幸福的时候,喝守岁酒,以馄饨、面条做晚餐,以取“稳当”、“延寿”之兆。父母会给我们每个孩子或多或少的“压岁钱”。夜深了,供祭品,焚香点烛,燃放鞭炮接灶神。正月初一,才是真正的“过年”。凌晨,家家放鞭炮,人人穿新衣、新鞋,至诚恭敬,忌说不吉利话。早上吃糯米圆子或年糕,晚辈向长辈问安道福。见邻里熟人,要分别对象,口说“恭喜发财”、“身体健康”、“添子添孙”、“万事如意”等吉利话。对上门拜年的人,父母则以烟、茶、鸡蛋、糖果、花生等招待。《丹阳县志》载:“元旦,清晨拜祖先,率家人至庭,叙尊卑。递次拜戚友,往来互谒,或以门刺(今称名片)投门,谓之‘拜年’。”早在除夕夜母亲就会告诉我们,初一这天不动刀具、笤帚、农具、针线,洗脸水、洗碗水不外倒,说是“留住财气”。中午荤素菜肴中,鱼不能缺,取“年年有余(鱼)”之意。晚上吃馄饨,有“合家安安顿顿”之义。接着会祭财神,祈求新年“运好发财”……
然而,随着生活的日益富裕,一些不良的风气也随之产生。大过年的,亲朋好友重聚自然免不了大吃大喝,可是因为“年饱”吃不下,造成了严重的铺张浪费。打打牌,搓搓麻将,兴致高的时候还会通宵达旦,废寝忘食。这样的“乐事”大街小巷随处可见,大人小孩齐上阵,虽然过年图热闹,但这样极大的影响了孩子的身心健康。KTV、酒吧、玩乐场所闹不停,同窗老友聚会欢天喜地,春节是重视万家团圆的日子,在这样的一个节日里不应只有吃吃喝喝、休闲娱乐。每个景区都能看到阳光下踏着春日节拍的游客们,脸上都洋溢着幸福的喜悦。然而就在他们的脚下或者他们脚下经过的墙角,却可以发现乱丢的果皮、饮料瓶等垃圾……
当然,人们的生活习惯也随着历史的进程在不断改变。但植根于民间的传统文化,应该备受人们的喜爱、信仰和崇拜。我们是龙的传人,我们应该沿着祖宗创立的寺庙、宗祠、节日、节气……诸多的文化遗产,去探索,去发展,去传播,使之生生不息。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