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下半年,为了配合土地改革运动,曹甲小学有老师建议:由学校师生组团排演大型歌剧《白毛女》。此剧剧本长,场面大,人物多,要演出3小时左右,而且要以歌唱为主,布景、灯光、配乐等要求较高,靠一个农村小学的师生,能行吗?为此,校长李之俊召开了教师及部分高年级学生会议,会上他当众表态,全力支持本校师生排演活动并负责与区、乡政府及村农会作好沟通工作。到会师生积极性很高,一致表示,在不耽误正常教学任务的前提下,一定要把节目排演好。
会议讨论确定:赵远栋、韦静泉两位老师为导演,杨白劳由韦老师扮演,地主黄世仁、管家穆仁志分别由张业仁老师和施毓霖老师扮演,喜儿由高年级学生贡万寿男扮女装,群众角色则由曹步洲等高年级学生扮演,乐器音响等由赵老师负责安排。当时,我们低中年级都很羡慕贡万寿、曹步洲他们,能跟老师一起排演节目。人员一确定,马上读台词、背台词,熟悉剧情。接下来就是一场场排练,当然排练都在下午课后和晚上进行。因为那时候老师全都食宿在校,当演员的高年级学生要么是本村人,要么是寄宿生。导演对所有演员既严格要求又热情辅导,对各人的扮相、站姿、手势、吐词等都一一给予指导。我们家靠学校近的一群孩子,常常放学回家后又悄悄溜回学校,在排演场外偷看窃听。剧团一直排练了两个多月,决定进行彩排。
第一次彩排在曹甲祠堂中厅进行,原打算只邀请部分村民观看,让他们提提意见的。哪知我们这些小喇叭一广播,还没有吃晚饭,祠堂中厅的两大间台下已排满了曹甲村民的长板凳。晚上演出时,不仅厅内座无虚席,而且厅处大天井里也站满了人。贡万寿同学的歌喉好,与杨白劳的扮演者韦老师配合默契,赢得了观众们的热烈掌声及眼泪——对于难得出远门、极少看过大戏的村民来说,真是大开眼界、一饱耳福。由于一炮打响,村里和学校决定,第二天晚上正式公演。白天,村农会安排人手,找来柱子、门板、竹竿等材料,在曹甲村东北角的“东向沿”广场上搭好坐北朝南的戏台,挂好幕布、汽灯。由于我们学校的高年级学生大多数来自曹甲乡的十几个村庄,回去一讲,十几个村庄的许多村民早早吃了晚饭,赶往曹甲,有亲友的借来凳、椅及长条桌,没有借到的就站在“座位区”后面及两侧,好在一来广场大,二来主场的南面还有梯田式的小场及旱地,站在后面的人的视线不会被遮挡。由于剧情紧扣人心,演员表演认真到位,地主老财的长袍马褂、雇工穷人的破衣烂衫等服装逼真,其他布景、道具用得恰当,观众注意力非常集中,演出效果极佳。当演到枪毙黄世仁、穆仁志时,台下的观众们情不自禁地跟着台上的“群众”演员一起高呼:“打倒地主!枪毙黄世仁!”那情景我至今还记忆犹新。
后来,“剧团”被邀请到外村演了几场,场场观众爆满,反响很好。曹甲乡政府、司徒区政府也因此多次表扬了曹甲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