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多地一线城市的房地产市场刮起调控风暴。据媒体报道,从9月30日截至目前,北京、天津、成都等20多个城市密集发布楼市调控新政。有网民表示,此次调控对稳定房地产市场预期、降温楼市有一定作用,但楼市调控还需多种长效机制相配合,从而引导房地产业回归到理性、健康的发展轨道上来。
抑制投机性需求
今年以来,楼市高烧,热点城市房价暴涨,多个城市显现“恐慌抢房”苗头。
有网民担忧,高房价会带来各类风险,也会抑制实体经济发展。
有业内人士调侃道,国庆节前,那一幕幕售楼的场面如同好莱坞大片一般。随着节后多地新政陆续落实,多地投资客不再抢房,改善客群也开始观望了,以前的卖方市场一夜间转变成买方市场。
一位从事房产中介业务的网民表示,咨询了解新政详情的客户众多,但实际有意愿出手购房的客户大幅减少,恐慌气氛迅速被观望气氛取代,市场降温明显。
市民小刘表示,纵观这些城市的调控措施,一是强调保护自住需求,通过限购限贷等措施,同时重点打击投机需求,抑制投资需求。
二是向市场释放明确信号,高烧的楼市需要降温,谨防楼市的虚火影响实体经济发展。
网民“萧”则表示,这些政策对稳定当地房地产市场预期、消除恐慌有一定的作用,但何时能真正抑制房价还有待观察。
长短期政策同时发力
有网民认为,随着不同地区楼市分化加剧和楼市政策的深入,调控措施须长短期相结合。
有专家分析说,今年房价上涨的特点基于三个推动力:一是“去库存”的背景下,使得过去两年下滑周期下抑制的需求开始释放;二是投资需求逐渐主导了房地产市场;三是在今年房地产市场整体回暖的情况下,热点城市的土地供应明显不够。
网民“沈俊岑”表示,楼市限购、限贷政策对抑制投资投机,短期楼市降温有一定作用,但并不能达到真正“抑价”的目的。短期政策应与长期调控规划、制度建设相结合。
网民“朱海斌”表示,要真正抑制房价泡沫,让楼市健康发展,需要多管齐下,包括土地供应制度、审慎监管措施、税收制度和保障房机制各个方面。
据《经济参考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