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压比降糖还重要

核心提示: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四高症”,也就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黏度,这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糖一般不会直接致死,但心脑血管疾病却是导致糖友死亡的罪魁祸首。可以说,高血压、高血脂等长期发展引起的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更为可怕。因此,糖友们在治疗高血糖的同时,务必兼顾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

2型糖尿病患者常常存在“四高症”,也就是高血糖、高血压、高血脂及高血黏度,这是心脑血管疾病的重要危险因素。高血糖一般不会直接致死,但心脑血管疾病却是导致糖友死亡的罪魁祸首。可以说,高血压、高血脂等长期发展引起的致死性心脑血管事件更为可怕。因此,糖友们在治疗高血糖的同时,务必兼顾降压、调脂、抗血小板等综合治疗。

最新的《中国成人2型糖尿病患者动脉粥样硬化性脑心血管疾病分级预防指南》指出,降压治疗应排在糖尿病综合管理的首位。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极易导致冠心病及脑中风,死亡率增加7.2倍,因此,2型糖友需尤为关注降压治疗。降压治疗可显著降低糖尿病大血管及微血管病变的发生风险及心脑血管疾病死亡风险。建议各位新发高血压的糖友们要在专科医生的指导下及早开始药物治疗。对于已有高血压正用药控制的糖友,应注意,即使血压控制平稳,也不可贸然停药或减量。

《指南》还将调脂治疗排到了第二位。很多糖友可能不理解,调血脂难道比降糖还重要吗?事实确实如此,因为糖友的动脉硬化及心脑血管疾病均与血脂异常有着密切关系。多项研究发现,强化血糖控制并不能降低糖友的心血管事件风险,然而,降低血脂(尤其是降总胆固醇和低密度脂蛋白胆固醇)可显著降低心血管事件的发生率。因此,调脂治疗(特别是他汀)的重要性不容小觑。

此外,抗血小板治疗也不容忽视。《指南》推荐已经患有心脑血管疾病的糖友小剂量应用阿司匹林,作为心脑血管疾病二级预防,即对已患病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降低心脑血管事件发生率和病死率。2型糖友多存在血液黏稠度过高,此时血小板呈现高反应性,而血小板在动脉粥样硬化和血栓形成中起着关键作用。如果任其发展,会引发严重心脑血管事件。阿司匹林类药物可抑制血小板聚集、防止血栓形成。

综上所述,降压、调脂、抗血小板治疗在2型糖尿病心脑血管疾病的治疗及预后方面占据重要地位,每一位糖友都应加以重视。

(毛红)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