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忘丹师图书馆

核心提示: 1999年,我初中毕业,考取了丹阳师范五年制大专。刚进校门那一刻,不可谓不失落,学校很新、很大,但我却不知道脚下的路该如何走。经历过中考的艰苦磨炼,到了丹师一下子松懈下来,就好像一个刚跑完一千米的人到达终点后虚脱而迷茫。

 

58

 

1999年,我初中毕业,考取了丹阳师范五年制大专。刚进校门那一刻,不可谓不失落,学校很新、很大,但我却不知道脚下的路该如何走。经历过中考的艰苦磨炼,到了丹师一下子松懈下来,就好像一个刚跑完一千米的人到达终点后虚脱而迷茫。

因为轻松,我变得无所事事,不知道该干什么才好。直到有一天,同桌约我去图书馆借书。图书馆很大,里面整齐地排满了高大的书架,上面分门别类地摆满了书。冬天的时候,外面寒风呼啸,阳光透过高大的落地窗透射进来。比起在寒冷的宿舍里暖被窝,我更愿意去图书馆消磨时间。二楼是阅览室,那年轻的管理员待人十分严肃,借阅报纸杂志时,还得稍晚一些都是要被她数落的。有时不小心弄折了封面,更是要遭她横眉冷对。相比之下,一楼的图书馆阿姨就和蔼多了,每次都会耐心地等我们选好了书,办好了手续,才锁门,从来不会不耐烦。

那时候看书,纯粹就是看书。不管别人对这本书的评价,也不管网络上所谓的排行榜,所有的选择全看自己的兴趣。心里总想着怎么才能把这些书都看完呢?于是,速度和数量成了我的追求。我读余秋雨,沿着他脚下的足迹去体会他的心境,在他的文字中品味历史,以及他的见解和感悟;我读张爱玲,感受一个女性在十里洋场的纸醉金迷中哀怨惆怅的情绪,以及为了爱情甘愿低到尘埃里的勇气;我读莫言,浓郁的地方色彩,俗而老辣的语言;我读苏童,不算深奥的故事里却有着最深沉的人性体现;还有王蒙、叶兆言,还有很多“黄皮书”。所谓黄皮书,就是原来的封面坏了,由管理员用一种黄色的纸重新包好,黏贴,并用毛笔小楷写上书名,制作成新封面的书,书内里的纸张也是黄黄的,年代已经很久远……庞大的图书馆仿佛为我打开了另一个世界,我如婴儿般饥渴地从书中汲取知识养分。

图书馆是我荒凉旅途中的绿洲,让我得以在长途跋涉中休息并汲取水源;图书馆是我梦想开始的地方,也是我全新人生的起点——在这里,我开始尝试写下我人生中第一个文本。虽然只有大约两百多字,但是很快就发表在《丹阳日报》上,后来我又陆续写了一些发表在《课堂内外》等杂志上。很多年以后,当我终于见到丹阳市作家协会主席石胜华先生时,我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对他说:“我十多年前就开始给您写信了!”那时,我们真年轻,那些过于旺盛的精力何处释放?那时,我们还年少,那些迷茫的路口该如何选择?丹师图书馆里各式各样的经典读本、黄皮古书伴我走过了五年枯燥无华的时光,现在回过头去看,正是那段岁月,丰富了我的人生,使我原本黑白的底色上重新染上了色彩。

责任编辑:汤鹄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