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农民队,轰动南京城

核心提示: 六十年代,有一场将军与农民对阵的篮球赛在南京军区军人俱乐部举行。将军与农民的球赛是一桩亘古未有的新事。中央台拍了新闻纪录片,《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新华日报》等报刊都报导了,为中国农民的壮举叫好。

六十年代,有一场将军与农民对阵的篮球赛在南京军区军人俱乐部举行。

将军与农民的球赛是一桩亘古未有的新事。中央台拍了新闻纪录片,《人民日报》、中国体育报》《新华日报》等报刊都报导了,为中国农民的壮举叫好。当时,那场球赛的具体组织者,我军体坛著名专家南京军区政治部和文化部原副部长刘德余在1995年9月18日在《解放日报》的《报刊文摘》上又详细披露了那场球赛的内外花絮和秘闻。他说,当时党中央有个重要精神,就是要发扬我党的优良传统,保持密切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贯彻和落实这一精神,需要认真做好各方面工作,也需要搞些具体的活动。因此,当时的军区领导和江苏省领导共同商定组织一些农民篮球队进城。

军队由南京军区司令员许世友上将任球队队长,队员有聂风智空军中将、张藩中中将、王晓海海军少将和吴华夺少将、高厚良少将、蔡永少将等。许世友像打仗一样抓紧赛前训练,每次练球都是他先到场。有一次南空开党委常委会,只好提前开,会议一结束,聂风智就驱车直奔练球场。就这样,每星期练球3个半天,练了一个多月。

关于球队的名称,将军们讨论说,部队既要有鲜明的特点,又要有谦虚的气氛,最后就叫“老战士队”,地方队就叫“新农民队”。

“老战士队”为了节省经费,没买球衣,正式比赛就在军人俱乐部公用的球衣中挑选。挑不到合身的就将就着穿。有几个将军体胖,球衣裹身显得圆鼓鼓的。

1964年1月14日,由来自横塘的“丰收队”、陵口的“新农队”、折柳的“青友队”、吕城的“新乐队”四个球队在丹阳体育场集中,组成了赴宁的农民篮球合成分队,临行前由副县长周平、文教局局长陈肯开了赴宁的动员会。1964年1月15日早晨丹阳县“新农民”篮球队一行四十五、六人乘火车赴南京。

到南京后,省体委训练处又给四个队各安排了一位高级教练,由教练带队到指定的球场训练战术。晚上,省体委主任王凡等领导到运动员住处看望大家。

全省那么多乡镇,为何到丹阳选队?第一,因为丹阳农村篮球运动蓬勃发展。不但村村有球架。而且队队有球队。为此省体委竞赛处处长邢达到丹阳视察。到丹阳后,由体育场副场长高家树带到横塘、陵口两个公社考察,并观看了篮球比赛。邢处长看了比赛后对篮球队员们说:你们的篮球技术和水平在江苏、甚至全国农民中是不多见的,很好啊!你们有机会到南京去打打球。”接着省体委群体处处长陈玉梅又到丹阳,对农村篮球运动情况进行全面考察,并到老家吕城观看家乡的农民篮球比赛(表演赛),他很满意。这就成了丹阳农民篮球赴宁的第一个原因。第二个原因是更重要的,因为当时是为了国际政治斗争的需要。那时,我国经过三年自然灾害,人民生活确实比较困难,然而,苏联修正主义头目赫鲁晓夫激烈反华,说中国人民不但饭吃不饱,而且两个人才有一条裤子。农民进城打球,国际影响大,等于给“苏修”当头一棒。

1964年1月16日下午,这是丹阳农民队访问南京的第一场比赛,由部队转到地方省级机关的老战士组成的篮球队比赛。南京市市长彭冲带队在中山东路体育馆进行比赛,比赛引人注目。

1964年1月17日和18日下午四个球队还分别到扬子石化浦铁路车辆厂、南师附中、十中、空军部队等访问打球,所到之处都受到热情接待,比赛气氛热烈友好,分别时还给丹阳的农民兄弟赠送了乒乓球、篮球、笔记本等纪念品作为留念。

1964年1月19日下午2时,四支球队汇集在一起,从省体委招待所出发到孝陵卫的南京体育学院和南体代表队打了一场友谊赛。

当时,自始至终随队的横塘“丰收队”的邹生青(81岁)、邹金山(78岁)兄弟俩(老大邹生林是扬州师范大学体育教师、篮球教练)回忆说:南师队的篮球技术水平确实很高,令人刮目相看。”值得一提的是,在南体院代表队中有一名球员名叫邹百川,是丹阳荆林籍的,丹阳农民队倍感亲切和兴奋。后来,邹百川当上了镇江体委副主任。友谊赛结束,在南京体院吃过晚饭以后,四支队伍就直奔山西路的中国人民解放军驻宁部队的俱乐部。

到了里面,由一位两杠四星的军人把球队领到球场顶头的接待室。接待室的桌子实际上是由几张旧的乒乓桌拼起来的,上面罩着洁净的台布,桌面上摆着水果和水。

一会儿来了几位首长向大家问好。

首长亲切,问长问短,亩产多少,口粮多少,什么时候开始练球的等。

十几分钟后,双方准备练球比赛。7点30分,双方队长手拿队旗带领运动员入场。一边是腰“圆鼓鼓”雄姿英发的老战士,一边是精干的瘦,穿着布鞋的青年。农民队也没正式球衣,为了明确号码就临时在入场前套上了一件汗衫背心。“新农民队”出场的是由新农队的庞朝海带领的父子二个、兄弟二个共五人上场比赛。“未成曲调先有情”,看着场上的两支特殊的球队,还没开战,很多观众就乐不可支。就像相声演员,出台还没开演,观众的情绪就异常兴奋。

银笛声起,跳球,球拨到了“老战士队”一名队员手里,迅即传给了许世友。这位练球一个月没能投进几个球的队长,只见他运球几步,双手远投,腾”打到篮板上,回头栽进了篮筐。这时才刚开赛几十秒,场上响起了长时间的掌声和欢呼声。

“老战士队”首开纪录后,球场气氛紧张起来。一些官兵大声叫嚷:快回来!把家看住!许世友虽有功夫,但体胖,跑不动,急得嗷嗷叫:给我把他看住!”许世友指的“他”就是之前分工看守的一位农民队队员,他的一声“命令”自然又引起一批笑声。

开场5分多钟,担任“老战士队”的指导的军事学院的政委王平上将请求暂停,要把许世友换下来,许世友不肯,说;我已经进了两分,为什么要换下我。”王平说:“你下来歇歇,等会再上。”许世友说:我是队长,下不下,我说了算。”王平说:按球赛规定,应该指导说了算。”许世友才没话可说,只好服从。整个比赛,高潮迭起,最后以64:54,老战士队”获胜。比赛结束后第二天,将军与农民赛球的消息很快在南京城流传轰动起来,很多南京市民都为没能到现场一饱眼福而遗憾。特别是青年学生,埋怨为什么事先不透露一点消息。其实这在一定程度上确实是个秘密活动,保卫人员从头到尾都提心吊胆,那么多高级将领和地方高级领导集中在一起,万一出了点岔子谁能负责。

比赛结束后,双方领导和队员进行亲切的交谈,许世友上将和横塘“旭光队”队员们说,你们生产丰收,篮球打得又好,奖品又多,这是双丰收,就把球队改名为“丰收队”吧!农民队好多队友说,我们能和将军在一起打球,真是做梦也没想到,回去我们要多打粮食,支援国家。

1964年1月20日上午,丹阳领队和运动员由南京到达镇江。到镇江后又和镇江市机关队进行了一场友谊赛。下午回到丹阳,由县委书记许锦波、副县长周平接见及合影留念。前后将近一周的赴宁比赛,从工厂到学校,从机关到军区和他们球打得热热闹闹、欢欢乐乐、轰动了南京城,传遍了江苏和全国。

责任编辑:姜耶妮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