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历栽桑养蚕的岁月

核心提示: 穷则思变,为尽快走出贫穷,我们当时的红星大队改变传统陈旧观念,打破了单一的以粮为纲,选择了切实可行的投入少、见效快的以栽桑养蚕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为当时我们缺吃少穿提前走出贫穷打下了基础。

1

上世纪六十年代初,正是我国三年自然灾害和国民经济最困难的时期,百姓生活缺吃少穿,真是“萝卜青菜半年粮,三年穿不起一件新衣裳”。穷则思变,为尽快走出贫穷,我们当时的红星大队改变传统陈旧观念,打破了单一的以粮为纲,选择了切实可行的投入少、见效快的以栽桑养蚕为主的多种经营生产,为当时我们缺吃少穿提前走出贫穷打下了基础。

从1965年春到1966年,我们红星林业队在大队党支部的安排下,在原长江堤外围堤筑坝后,准备进行栽桑养蚕,发展新的桑园和育苗基地。春节刚过,除了我们原有十几人以外,大队又在各生产队选派了三十几个思想好、能吃苦耐劳的年轻人,投入到围滩后的平整土地和以后的栽桑养蚕工作中去。

农村要发展,农民要致富,关键靠支部。“当年,年过半百的姚炳山书记和我们队委一班人定方案、拿规划,经常和我们同吃同住同劳动。用心用情体察大家冷暖,面对面了解大家所思、所忧、所盼,工地上到处留下了他的脚印和汗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那年,我们全体青年起早摸黑战斗在平整土地一线上,你追我赶谁也不愿落后。围滩以后,到处是星罗棋布的方土塘和数千米“倒圩”时被废弃的旧江堤,到处杂草丛生。在当时的年代,开河挖港,平整土地,开渠道根本没有机械,全凭一副挑箕,一把铁锹,两个肩膀一双手,全靠肩挑人抬把土送到几十米或上百米以外的沟沟塘塘。挖高平低,裁弯取直,全靠大规模的人海战役。那时我们都是意气风发的年轻人,没有挑过几天担,一天下来肩膀上磨破了皮,两脚板底跑出了疱,挑灯夜战是常事,大家却仍然坚持在工地,争先恐后抢着干。那时有这样的口号:“苦不苦想想红军长征二万五,累不累比比革命老前辈。”经过几个月的连续苦干和巧干,一个新的桑园以及培育桑苗的蚕桑生产基地基本就绪,我们按照整体规划和布局,依据地形高低和区域有序进行推进。为了长远发展和利于管理,我们在园区内具体分为:水产养殖区、桑园桑苗培植区、家禽家畜养殖区和部分果园、竹园等几大板块。另外,蚕室选择建在高于整个园区的高坡上。那时,我们根据轻重缓急,分期分批进行实施。首先在水系上做到沟渠相通,力争大雨不受涝,百日无雨保灌溉,逐步形成了道路林网化,桑田园艺化,饲养工厂化。经过广大群众和我们年轻人的共同坚苦奋斗,整个园区格田成方,宽阔道路贯通东、西、南、北、中。

平整土地基本结束后,我们马不停蹄地进行新桑田大面积的栽桑育苗前期准备工作,特别是老桑园的整体搬迁,工作量较大,且有一半是我们当时培育新品种桑苗作为嫁接所用,在操作过程中我们特别用心,通过人挑肩扛,起早摸黑,按树龄大小、品种相同一起划片栽植。

新桑园的栽桑我们采用开沟的办法,以宽深1.5到2市尺为标准。为了保证质量和树的成活率,开挖上来的土要求表土和芯土分别堆放,以便栽桑时分别取用。在此期间,我们已做了准备,土壤在冬季经过封冻、软化,为桑树根系的生长和发育创造良好的条件。根据当时的地势、气候和品种,我们决定适当密植,每亩定在750株到800株,行距4市尺,株距2.5尺,以“低干”养成法来培植,其优点是:成年期短,秋叶硬化期迟,管理采叶便利。具体做法是:栽植当年在离地面4到6市寸处剪去苗干,发芽后,在芽高4到5寸时,选留位置匀称的健壮桑芽2到3个,其余剥除,至冬季长3根健壮枝条。在第二年春季发芽前,离地面1到1.4尺剪定。等芽高4到5寸时,选留位置匀称健芽2至3个,除去多余桑芽。冬季落叶后,每株长条6到9根,来年在一年生枝条上留高5到6寸,可同时结合收获桑叶进行养蚕,随采随伐条。在此基础上,年年在固定部位剪伐,使桑树形成拳式。

那年,我们自己亲手嫁接的桑苗栽植于整个新桑园基地内达四十余亩,因为苗木新鲜,加上后期我们在各方面的精心管理,成活率达百分之百,优质、高产、广适的桑树新品种为我们在蚕茧上取得稳产、高产打下了基础。

为了提高土地的利用率,我们在所有的新栽桑树田内和边角田及可能种植的地方全部种上早晚两季黄豆,经过精心管理,也获得了大丰收。粒粒赛珍珠的大豆堆满仓库,年底,我们用部分豆子榨油,部分做成豆腐分给全大队各生产社员。那个年代,各种物资奇缺,凭票证供应刚从饥饿走出的老百姓感受到了集体的温暖与优越。

那一年,腊月二十八我们召开了第一次年终社员大会,会议就设在用毛竹搭建的“仓库”内进行,会场内只见高大的几个黄豆囤上写有:“粮囤满盈五谷丰登,栏干槽净六畜兴旺”,横批是“连年有余”。全体干群男女老少欢聚一堂,分享丰收后的喜悦。    

责任编辑:吴淋淋

本网首发

丹阳视觉

丹阳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