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过3天,进入7月,下半年开始。一个事关丹阳所有人的事,你可得关注了。向“吊瓶森林”说不。7月起,我市二级以上医院门诊停止抗生素输液。
早在5月10日,市人民医院就已通过其官方微信发布公告,将于7月1日起全面停止门诊抗菌药物静脉输液。最近,市中医院、云阳人民医院等也相继发布类似公告。
据悉,自2016年7月1日起,市人民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抗菌药物静脉输液。门诊患者确实需要使用抗菌药物的,应优先使用口服抗菌药物,仅在病情较重、所选合适药物无口服制剂或患者对口服药物有明显胃肠道反应而影响吸收者采取静脉输注抗菌药物。患者病情较重的统一收入专科住院治疗,病情较轻的或不愿住院的患者请在急诊科予以治疗(儿科除外),或经患者同意后转到所在的基层医院治疗。
大小医院,输液室俨然是最忙碌之地,吊瓶森林”蔚为壮观。
向“吊瓶森林”说不。我省在全国率先提出:7月1日起,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今年底前,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其实这并不是一个刚刚颁布的措施,限抗令”去年已经出台。
去年11月中旬,省卫计委发布了《转发关于进一步加强抗菌药物临床应用管理工作通知的通知》,其中明确规定:从2016年7月1日起,江苏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注抗菌药物。
到2016年底前,全省二级以上医院(除儿童医院)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
为什么不能输液?会有人有疑问,为什么会出台这样的政策?
原因一:输液输出“高”水平
相关统计显示,2010年我国平均每人输液8瓶,门诊输液率高达60%~70%,其中八成左右患者根本无需使用抗生素类药物,远高于国际上2.5~3.3瓶的平均水准。与此同时,每年发生的药品不良反应,有60%左右是在静脉输液过程中发生的。
原因二:输液等于小手术
业内有句话叫“能吃药不打针,能打针不输液”,虽不是100%正确,但输液确实是各种给药方式中危害最大的。
我们习以为常的输液在医学上属于侵入性操作范畴,等于一次小手术。注射液中的不溶性微粒进入血液循环,极易出现肺肉芽肿、肺水肿、静脉炎症和过敏反应等。因此,静脉输液是公认的最危险的给药方式。
原因三:输液太多,导致抗生素滥用
输液太多,增加耐药细菌的产生,最后无药可用。导致很多病都比以前难治,如果是肺炎细菌,特别是进了重症监护室后,一旦出现耐药细菌,对于病人来说几乎是致命的。
原因四:输液本身的危险
药物通过静脉注射直接进入血液循环,如果有不良反应,往往也更快,更严重。部分患者对药物会有强烈的过敏反应;药物在生产、消毒过程中,没有除尽污染物而引起品质恶化,都是常见问题。一旦发生危险,输液的“快速便捷”,却往往令人失去宝贵的抢救时间。
以后不能输液了吗?
停止门诊输液,不等于不给患者输液,该输液还是得输液哒。比如市人民医院公告称:至2016年12月31日前,全面停止门诊患者静脉输液(儿科除外)。
门诊患者确实需要静脉输液的,病情较重的统一收入专科住院治疗,病情较轻的或不愿住院的患者请在急诊科予以留观治疗(儿科除外),或经患者同意下转到所在的基层医院治疗。”(永东)
丹阳二级以上医院:丹阳市人民医院 丹阳市中医院 丹阳市云阳人民医院 丹阳市第二人民医院 丹阳市第三人民医院